-
1 # 翰墨因緣
-
2 # 夢迴古重泉
我琢磨著硬筆書法的結字和毛筆大概相同吧,所以我斗膽說說我對毛筆書法結字方面的對稱、均衡的看法。
古來書家就特別重視書法藝術中字的對稱和均衡,這大概和人體的構成有關吧,因為人體就是對稱均衡的,如果少了一條胳膊或一條腿,那肯定就不好看了。書法的美由其點、線、面和它們的組合關係構成,而這個組合關係就包括對稱和均衡。中國的書法藝術也體現出的對稱平衡的審美趣味,只有當該字的結構搭配具備整齊均勻、緊湊端正的前提後,它才會獲得行雲流水、骨力追風、剛柔相濟的美感。
邢慶華在《平面設計》一書中說:“平面構成的美感原理集中表現在平面形象要素在二維空間狀態下相互構成的對稱與平衡之中。”對稱均衡在書法中來說,放在單字,就是結字的問題,放在全篇作品,就是章法的問題。從結字說來就是既要做到分佈勻稱,均衡,重心穩當,又要使之有變化,有對比,有主次、虛實,不呆板。 從章法來講,對全篇的總體構成也要求“變化而統一”、“參差而均衡”、“對比而和諧”。
-
3 # 文鼎胡寶岐
對稱之美是美學的重要內容,硬筆,毛筆都要體現對稱之美,就是說在書法的表現上,並不要求每個字都對稱,這樣的對稱,會顯得死板,呆滯。而是體現在整篇作品上的對稱統一合諧。所以在書法的創作上,要有意識的透過收放,開合,大小,疏密等方式製造矛盾,再解決矛盾,最後統一到一幅作品章法上的相對對稱。謝謝邀請
-
4 # 田宗連
這個話題說來要看總體,好比人的骨骼。有好幾百根,不都是橫平豎直的。排列參差錯落,但總體是平衡的,否則就站立不穩了。硬筆書法是毛筆字衍生出來的,有和毛筆書法同樣道理,特別是楷書,每一筆畫都要求在一定位置,雖有參差錯落,但總體不失平整。這些在古人論述中早有詳細說明。
-
5 # 翰墨書道
對稱和均衡是兩個書法或者說漢字結體佈勢的術語之一,並且在書法裡的對稱和均衡都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更多的是視覺和美學意義上的對稱和均衡,同時對稱和均衡在書法裡往往是共生的,包括其它結體技法,可能一個字中就包含多個結體技法的一般規律。並且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一樣具有這個規律和特點。
對稱就是指圖形或物體對某個點、直線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對應的關係,如人體的左右兩邊,在外觀上都是對稱的。在書法上如“木”、“春”、“豐”等字。附圖中的“品”、“山”等字。硬筆書法裡的“中”和“堂”、“大”。亦如“人”和“正”字。
均衡也就是平衡。在書法裡均衡既有均等的意思,也有力量平衡形勢的意思,也就是前面所說的視覺上的均衡,和物理上的有很大區別。如歐陽詢楷書“青”和“書”字以及盧中南硬筆書法楷書作品中的“疆”、“素”、“真”字。
我們從歐陽詢的“書”字來看一下。八個橫的間距就是均等的,整個字也是平衡穩正的,但它也是基本對稱的。
在看硬筆書法作品中的“天”的相對對稱和空間分佈得均衡性。我們在以繁體字“氣”為例試做一下分析。從橫向看他們的空間布白基本上是均等的,包括“米”字中的上不的一點一撇的處理。從整體上看,“氣”為上下結構,上部居中偏右,下部居中偏左。本身可能會因其上下錯落而傾倒,但實際上非常巧妙的對稱與均衡的技法的處理,使得其字與險中復又保持的非常平衡穩正。
平衡和對稱,在硬筆毛筆書法中的運用一樣的。
-
6 # 抱庸詩書
對稱與均衡,不僅適用於單字結體,也適用於章法的謀篇佈局。對稱與均衡,既有道法自然的陰陽相濟,又有審美哲學的對稱之諧。對稱與均衡是書法技法的核心組成,稱其為書法的技法要訣毫不為過,可謂書法修為、造詣、境界的定盤星與壓艙石。
①對稱――重平。有出有入,有始有終。上下左右兼顧對稱均勻。如左右結構,小偏旁寫大,大部首寫小。上下結構,小偏旁寫粗,大部首寫細。總之,擇其中和,取中庸之道。調和的關鍵在結構。比如下圖的榜眼,就是按照“小大”法適度處理,形成大略平衡的即視感。
②均衡――勢均。漢字雖然是方塊字,但不可能每個字在形體上都能夠“足方”。小大、短長、疏密的構字有很多。要做到平面幾何上的絕對均勻對稱是不可能的,只能相對的“借勢用勢”。如下圖狀元的狀字,左側偏旁纖瘦而狹長,右側部首寬大且張揚,求其均勢,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把左側適度拉大,右側適度壓縮,從而構成其空間佈局上的均勢。
對稱與均衡,既重在結構,又與馭筆之力以及在指腕之力作用下的點畫關聯甚大。從一個側面來說,更取決於審美。天道酬勤,要熟知辯證之理,擅用平衡之法,必須在不離法度的前提下,深悟細研,多加實踐揣磨,博採眾家之長,融乎技巧,最終形成自已獨特的風格。
抱庸妄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美工筆習作)
回覆列表
不只是硬筆書法裡有對稱均衡,毛筆書法裡也同樣是要講對稱均衡。但是它只是相對來說的近似均衡對稱,不是絕對的規矩對稱。這主要體現在楷書、隸書、篆書上運用的比較多些。如:“大”字、“林”字、“雙”字、“春”字、“不”、等等……這些是一眼就能看到的所謂對稱。還有一些不容易掌握的對稱均衡型別的字如:“戈”字,“發”字,“家”等等字型,其實每一個漢字它都有所謂的均衡對稱之美。也就是我們寫字所說的筆畫穿插輯讓要均衡自然體現開合之趣。字形才會搖曳多姿……
這要在學書過程中慢慢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