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工作,應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則: 1、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2、面向全體學生,透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 3、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4、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把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學輔導與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動參與有機結合起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和實施途徑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一是對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二是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 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可透過以下一些途徑: 1、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 2、除與原有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課及青春期教育等相關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進行外,還可利用活動課、班團隊活動,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對小學生也可透過組織有關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遊戲、娛樂等活動,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3、開展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及時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 4、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最佳化家庭教育環境。引導和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子女。 5、心理健康教育要講求實效,把形式和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具體方式和所需時間,各地可從實際出發,自行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和條件保障 搞好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開展的重要條件。要積極開展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培訓。要把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訓列入當地和學校師資培訓計劃。透過培訓,使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掌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透過培訓取得證書的教師,還要有從事專職心理諮詢(輔導)教師資格認證。對專業知識和實際能力達不到要求的,絕不能隨意安排做專職心理諮詢教師。未配備合格心理諮詢教師的學校,暫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長的領導下,以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教師、班主任和團、隊(專職共青團、少先隊)幹部為主體、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幹,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學校對每個教師都應提出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師樹立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意識,要創設和構建一個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境,學校的每一位教師都應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積極為心理健康教育創造必要的條件,大中城市具備條件的中學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諮詢室(或心理輔導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同時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科學管理。特別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與人的全面發展和與各類學科教育的關係。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工作,應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則: 1、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2、面向全體學生,透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 3、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4、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把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學輔導與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動參與有機結合起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和實施途徑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一是對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二是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 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可透過以下一些途徑: 1、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 2、除與原有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課及青春期教育等相關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進行外,還可利用活動課、班團隊活動,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對小學生也可透過組織有關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遊戲、娛樂等活動,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3、開展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及時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 4、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最佳化家庭教育環境。引導和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子女。 5、心理健康教育要講求實效,把形式和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具體方式和所需時間,各地可從實際出發,自行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和條件保障 搞好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開展的重要條件。要積極開展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培訓。要把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訓列入當地和學校師資培訓計劃。透過培訓,使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掌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透過培訓取得證書的教師,還要有從事專職心理諮詢(輔導)教師資格認證。對專業知識和實際能力達不到要求的,絕不能隨意安排做專職心理諮詢教師。未配備合格心理諮詢教師的學校,暫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長的領導下,以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教師、班主任和團、隊(專職共青團、少先隊)幹部為主體、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幹,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學校對每個教師都應提出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師樹立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意識,要創設和構建一個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境,學校的每一位教師都應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積極為心理健康教育創造必要的條件,大中城市具備條件的中學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諮詢室(或心理輔導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同時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科學管理。特別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與人的全面發展和與各類學科教育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