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臥家人
-
2 # lin104
二戰後,德國一分為二:東德和西德,柏林由英法美蘇佔領,蘇聯建柏林圍牆。而德國的工業基地,比如法蘭克福等也遭到全面毀壞,人民能生存已不易。幸好美國搶救了絕大多數的科學家和技術資料,而蘇聯搶奪工廠裝置。才加上德美在政治體制和信仰基本一致,所以美國提供資金,技術裝置,能源和材料,以及大量的生活生品,而西德人民團結一致,反對納粹,用他們精明的頭腦,勤奮的工作,創造了又一個奇蹟,像日本一樣。
-
3 # 夢迴唐朝162458004
德國有一支高效專業的技術人員和產業工人,日耳曼工匠和普魯士傳統的有效結合的德華人是特有的,至於財富除了蘇聯掠奪的,就是藏匿在個個秘密地點,有的被發現,有的永無天日,還有部分被轉移的瑞士或南美等國家。
-
4 # 釣魚倌
先來看看盟軍攻入柏林後的兩類景象。
當蘇軍把德國的資源和財富源源不斷的運往蘇聯方向時,美軍正在馬不停蹄的把蒐集到的德國高科技人才不分晝夜的空運到美國本土。
這還不算完,在東、西歐兩大巨頭的角力之下,德國又被一分為二——美國控制下的聯邦德國(簡稱西德)和蘇聯掌控下的民主德國(簡稱東德)。
此時,被東、西歐“掏空”的德國只剩下滿目瘡痍。
做為戰敗國,德國的軍事受到巨大的限制,但是,優秀的日耳曼人民放下了國防,利用美、蘇以德國為支撐點而掰手腕之機,全力發展經濟。德國的基礎設施雖被摧毀,資源和高階人才雖被掠奪,但德華人民的智慧和凝聚力沒有被奪走,德國抓住美國為對抗蘇聯而對德國的扶持這一契機,大力發展國內的輕、重工業,這對因戰爭而受毀滅性影響的德國來說是難得的復國機遇,而這一機遇,被嚴謹的德華人牢牢抓住。
在美國“馬歇爾計劃”對德國的資金和資源的大力扶持下,當然,“馬歇爾計劃”這樣的扶持完全是為了對抗和擊垮蘇聯,但是,德國在艱難的夾縫中很好的利用和拓展了“馬歇爾計劃”,實行了徹底和有效的經濟改革,一方面大力的推行和發展國民教育事業,另一方面積極的於納入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
在充分的吸收了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和空間技術等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後,德國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短時間內一躍成為西歐第一大經濟體。
這就是這個深厚底蘊和堅韌不拔的民族二戰後從瓦礫廢墟中崛起的傳奇。
回覆列表
因為沒得侵佔,二戰把整個德國打成廢墟了,哪裡還有財富,企業也只是空殼子。像東德工業裝置被蘇聯整個扒光,德國部分科學家被打包帶回美國,至於英法我就不太清楚了,可以說當時整個德國比較富裕的就是產業工人。
德國能夠重新崛起靠的是一個是美國馬歇爾計劃,美國當時自己就工業富裕,看不上德國那點裝置,還反向投資輸血支援德國重新工業化。德國自己豐富的產業工人也能夠快速承接美國資本輸入,這是那些老企業能夠活下去的重要原因。加上德國政府正確的策略和不用在軍費上負擔,使西德快速恢復。當然早期東德發展比西德好,要不是客觀條件不如西德,蘇聯也不爭氣,東德不見得比西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