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
父母的行為模式決定著孩子的行為表現。因此,要改變孩子拖拖拉拉的習慣,父母首先應正視自己的行為方式。
幫助孩子改掉拖拖拉拉的毛病,這是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對於孩子和父母來說,拖拖拉拉不是一種性格缺陷,而是一種習慣,通常可以被改變。
案例:
我有一個6歲的女兒,快上小學了,可還是個讓人心急的“小磨蹭”,做什麼事都總是慢吞吞的,無論是穿衣、吃飯,還是畫畫、寫字、做遊戲都慢的出奇。她的作業永遠不能按時完成。每天到了上學時間,她都不能按時穿好衣服,總是咱三催促她才行動。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沒效率,總是任性、執拗,不聽別人意見等現象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做事情拖拖拉拉、沒有效率是孩子受限於父母的控制所展現的軟性對抗;任性執拗、不聽別人的意見,則是孩子對父母硬碰硬的反抗。雖然在有些孩子身上,無論是軟性對抗或是硬碰硬,這兩種現象都很明顯,但在有些孩子身上,似乎只存在其一。
不過,看似只表現了其中問題之一的孩子身上,同時也隱含著另一種問題。例如有拖拖拉拉行為的孩子,其實是用拖拖拉拉的手段,表現任性。 經常表現出“不想按照你說的那樣做”的任性孩子,總要以某種或多種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執拗個性:不是不等父母把話說完,轉頭就走;就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照樣拖拖拉拉的性格其實就是任性,而任性又經常表現為拖拖拉拉。
又比如家長把孩子送來補習班無非是希望自家小孩能更具競爭力,而老師也常會把進度落後或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留下作課後輔導。雖然已經花比別人多的時間在複習及加強上了,但這部分學生的成績卻依然不理想。原來他們為了排斥被留下這件事,就拖拖拉拉地幹活,導致效果不佳。
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中,經常有我們需要解讀的密碼。可惜,許多父母總以自己成人的角度去看待、思考孩子的問題,一點都不瞭解孩子的問題其實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的擔憂、憤怒、失望、傷心等情緒。孩子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受限於經驗和知識的多寡,很難用言語說明清楚,他們主要是依靠行為語言表達。
經常表現出拖拖拉拉的孩子,其實內心是無助的,情緒是不愉快的,暗藏在這種行為背後的無聲話語是:“我鬥不過你,我就要這樣做才舒服!”
換句話說,拖拖拉拉的行為,其實隱藏著孩子對父母總是催促的不滿與報復,隱藏著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敵意。而敵意之所以產生則是因為父母在與孩子的情感互動中,鮮少甚至從沒有承認、接受、瞭解孩子的情緒,只是堅持己見,一味地對孩子的行為橫加干涉。
做父母的,需要懂得孩子正常的活動方式:大部分的時間是跑而不是走,是好動而不是安靜;吃飯時喜歡哼著歌或敲打著碗而鮮少專注地把飯吃完;鏡子是用來扮鬼臉而不是為了看穿戴是否整齊等等。能夠深入認識到這點,才不至於讓自己因為無法忍受孩子的種種行為而遷怒於孩子。
00001.
孩子愛磨蹭的原因
1.缺少時間概念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並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儘快做完之後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他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麼不好的。
比如吃飯,成人都會知道,不快點吃飯就涼了,吃完飯還有其他什麼事,而孩子不會明白這許多,當然他也不知道吃得慢一些究竟有什麼不好。
再如,大人們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兒園都不能遲到,而孩子則不然,爸爸媽媽上班和自己去幼兒園晚了,對他來講都是無所謂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決定的。
2.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幼兒明顯的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強烈地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這類孩子的神經型別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變的先天氣質。正所謂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家長首先必須接受這樣的現實,然後再想辦法慢慢改變。
3.注意力易轉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旁邊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正在吃飯時,窗前有小鳥飛過,孩子就放下飯碗去看個究竟;本來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裡發現有一池水,孩子就開始玩起來了,刷牙當然就放在一邊了;正畫圖的時候,忽然聽到電視裡的聲音,孩子就會丟下畫了一半的畫,跑去看個究竟。於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就出現了邊幹邊玩、慢慢吞吞的樣子。
4.不感興趣
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做不喜歡的事就動作慢吞吞,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媽媽非讓他把玩具收拾整齊,孩子心裡不高興但又不得不幹,自然就會磨起洋工來;吃飯的時間到了,可孩子在飯前喝了許多飲料、吃了許多零食,他一點飢餓感都沒有,對吃飯不感興趣,當然就會磨蹭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低落,每天都是硬著頭皮在應付家長,你讓他讀書、寫作業,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
5.動作不熟練
有時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為他對所做的某件事動
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
父母的行為模式決定著孩子的行為表現。因此,要改變孩子拖拖拉拉的習慣,父母首先應正視自己的行為方式。
幫助孩子改掉拖拖拉拉的毛病,這是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對於孩子和父母來說,拖拖拉拉不是一種性格缺陷,而是一種習慣,通常可以被改變。
案例:
我有一個6歲的女兒,快上小學了,可還是個讓人心急的“小磨蹭”,做什麼事都總是慢吞吞的,無論是穿衣、吃飯,還是畫畫、寫字、做遊戲都慢的出奇。她的作業永遠不能按時完成。每天到了上學時間,她都不能按時穿好衣服,總是咱三催促她才行動。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沒效率,總是任性、執拗,不聽別人意見等現象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做事情拖拖拉拉、沒有效率是孩子受限於父母的控制所展現的軟性對抗;任性執拗、不聽別人的意見,則是孩子對父母硬碰硬的反抗。雖然在有些孩子身上,無論是軟性對抗或是硬碰硬,這兩種現象都很明顯,但在有些孩子身上,似乎只存在其一。
不過,看似只表現了其中問題之一的孩子身上,同時也隱含著另一種問題。例如有拖拖拉拉行為的孩子,其實是用拖拖拉拉的手段,表現任性。 經常表現出“不想按照你說的那樣做”的任性孩子,總要以某種或多種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執拗個性:不是不等父母把話說完,轉頭就走;就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照樣拖拖拉拉的性格其實就是任性,而任性又經常表現為拖拖拉拉。
又比如家長把孩子送來補習班無非是希望自家小孩能更具競爭力,而老師也常會把進度落後或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留下作課後輔導。雖然已經花比別人多的時間在複習及加強上了,但這部分學生的成績卻依然不理想。原來他們為了排斥被留下這件事,就拖拖拉拉地幹活,導致效果不佳。
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中,經常有我們需要解讀的密碼。可惜,許多父母總以自己成人的角度去看待、思考孩子的問題,一點都不瞭解孩子的問題其實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的擔憂、憤怒、失望、傷心等情緒。孩子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受限於經驗和知識的多寡,很難用言語說明清楚,他們主要是依靠行為語言表達。
經常表現出拖拖拉拉的孩子,其實內心是無助的,情緒是不愉快的,暗藏在這種行為背後的無聲話語是:“我鬥不過你,我就要這樣做才舒服!”
換句話說,拖拖拉拉的行為,其實隱藏著孩子對父母總是催促的不滿與報復,隱藏著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敵意。而敵意之所以產生則是因為父母在與孩子的情感互動中,鮮少甚至從沒有承認、接受、瞭解孩子的情緒,只是堅持己見,一味地對孩子的行為橫加干涉。
做父母的,需要懂得孩子正常的活動方式:大部分的時間是跑而不是走,是好動而不是安靜;吃飯時喜歡哼著歌或敲打著碗而鮮少專注地把飯吃完;鏡子是用來扮鬼臉而不是為了看穿戴是否整齊等等。能夠深入認識到這點,才不至於讓自己因為無法忍受孩子的種種行為而遷怒於孩子。
00001.
孩子愛磨蹭的原因
1.缺少時間概念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並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儘快做完之後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他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麼不好的。
比如吃飯,成人都會知道,不快點吃飯就涼了,吃完飯還有其他什麼事,而孩子不會明白這許多,當然他也不知道吃得慢一些究竟有什麼不好。
再如,大人們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兒園都不能遲到,而孩子則不然,爸爸媽媽上班和自己去幼兒園晚了,對他來講都是無所謂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決定的。
2.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幼兒明顯的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強烈地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這類孩子的神經型別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變的先天氣質。正所謂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家長首先必須接受這樣的現實,然後再想辦法慢慢改變。
3.注意力易轉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旁邊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正在吃飯時,窗前有小鳥飛過,孩子就放下飯碗去看個究竟;本來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裡發現有一池水,孩子就開始玩起來了,刷牙當然就放在一邊了;正畫圖的時候,忽然聽到電視裡的聲音,孩子就會丟下畫了一半的畫,跑去看個究竟。於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就出現了邊幹邊玩、慢慢吞吞的樣子。
4.不感興趣
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做不喜歡的事就動作慢吞吞,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媽媽非讓他把玩具收拾整齊,孩子心裡不高興但又不得不幹,自然就會磨起洋工來;吃飯的時間到了,可孩子在飯前喝了許多飲料、吃了許多零食,他一點飢餓感都沒有,對吃飯不感興趣,當然就會磨蹭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低落,每天都是硬著頭皮在應付家長,你讓他讀書、寫作業,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
5.動作不熟練
有時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為他對所做的某件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