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一世界

    《周易》又稱《易》,漢代經學產生後尊稱為《易經》。

    《周易》之名中的“周”一般認為是指“周代”,也有的說是“周普”之意。“易”一般認為是“變易”“簡易”之易。

    《周易》包括《經》《傳》兩部分。

    《周易》本為卜筮之書,其最基本的東西是“陰”“陽”兩個符號,“—”是陽,“— —”是陰。由這兩個符號連疊三層,組成八卦:乾、坤、坎、震、巽、離、艮、兌。這八個卦互相重疊,又組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中,每卦六爻,從下往上數,第一爻為初爻,依次為“二”“三”“四”“五”爻,最上一爻為上爻。每卦有卦辭,每爻有爻辭,卦辭和爻辭便是《周易》“經”的部分。“經”即《周易》古經,分上經、下經兩部分。一般認為上經各卦代表了日、月、陰、陽、火、水自然界的關係,是講天道;下經各卦代表男女之別,是講人道。

    《周易》有“經”,自然有“傳”。“傳”又稱為《易傳》,《易傳》有7個部分,共10篇,所以叫做“十翼”,意思是它們是“經”的羽翼。其中,《彖》上、下篇,解釋六十四卦的卦辭,對各卦的內容也有所涉及。《象》上、下篇,大象解釋卦名和卦的寓意,不涉及卦的內容,小象解釋爻辭的寓意;《繫辭》上、下篇,總述《周易》的概況,指明《周易》從何而來,對宇宙的生成和一些象數原則進行了闡釋;《文言》集中解釋乾、坤二卦的卦辭和爻辭;《說卦》集中講述八卦的性質等;《序卦》說明六十四卦排列的順序及其意義;《雜卦》解說六十四卦的卦義,卻不依照六十四卦的順序,錯雜進行解釋。

    關於《周易》經、傳的作者,向來眾說不一。西漢時期盛行“三代聖人”之說,即所謂“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漢書·藝文志》),認為伏羲創八卦,周文王演重卦。至於卦、爻辭的作者,舊說為文王,或以為卦辭為文王所作,爻辭為周公所作。其實,作為《易》基礎的八卦出現很早,《周易》的卦、爻辭在西周初年也已經產生。《繫辭》說:“《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魯昭公二年(前540),晉國的韓宣子聘魯時,在太史處觀書,見到《易象》和《魯春秋》,讚歎道:“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這說明《易》與文王之間必定有密切的關係。

    關於《周易》的“傳”,史書記載是孔子所作。孔子以前,《周易》作為占卜依據的卜筮之書長期流傳,春秋時期,魯國還出現了論述卦象的《易象》。到孔子時,他對《周易》有濃厚的興趣,特別是他的晚年,更是如此。孔子曾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也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可知,確實是孔子撰寫了《易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木匠將來是否會被機器人代替?學木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