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0歲是天命之年,是嗎?
9
回覆列表
  • 1 # 光潛

    首先,天命是一種宿命論觀點。認為人生沉浮禍福都是上天安排註定的。重天道輕人為,不可取。

    其次,古代人平均壽命很短,50歲是老年人了。五十知天命是說人到了50歲,這一生的榮辱興敗就註定了,不會改變了,安於現狀吧,故曰“知天命”。

    所謂甘羅十二為丞相,子牙古稀輔周王只是千古個例,不足為訓。

    事實上,在辯證唯物主義者看來,所謂的“天命”,不過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社會因素的制約罷了,是客觀的因素而非什麼“天命"。

    現代社會後,生產力發展,科技進步,人的壽命也延長了。進入21世紀,50歲是壯年人。加上資訊化、智慧化的社會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就業方式都有了根本的改變。50歲另謀職業也機會多多; 即便是公務員,上位加空間也蠻大的,已不受“天命"侷限。

    天命論不過是江湖術士的一種迎合諂詞。或者是自已不求進求,怨天尤人的遁詞而已!

    我欣賞並主張這樣的“天命觀":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

  • 2 # 雄風231911189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連貫起來看,孔子指的人的成長與發展成熟規律。人經過少年父母的培養,青年得鍛鍊,到了30歲,各方面的條件和經驗基本具備,應該是立身、立業、立家成就人生的重要時期。人到了40歲應該進一步成熟,對人世的各種道理應該更加明白,故而為不惑之年。當然,人生到了50歲,再過去的基礎上,對世界、對人生等應該有更深刻,更系統、更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甚至對天理、人生命運、齊身、治家、平天下等更深刻的道理悟深看透。

    我認為孔子的觀點對人生和揭示人生規律還是很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比方說,國家選拔幹部,鄉鎮、縣市、省部和中央就有不同的年齡要求,層級越高,年齡要求越大一點。

    當然,不排除少年得志的現象,古有甘羅12歲為臣相,當今戰爭年代.20歲左右的人成將軍的大有人在。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您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大家公認的有才華、有影響力的人懟過羅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