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本科學歷已經不夠用了,廉價的勞動力,獨生子子女,較高的房價
8
回覆列表
  • 1 # 樊樊教育

    是的。

    就跟中國經濟發展的30年一樣,老一輩的用最便宜的資源輕鬆的積累了財富,到這一輩資源是昂貴的,資產價格是高趨的。

  • 2 # 貓踱江湖

    如果你是個90後,排開哪些很特殊的情況,基本90後的父母都還年輕,正在工作中,自給自足應該完全沒有問題。這個時間段應該可以持續10年左右。那麼對於90後的這黃金10年,是你可以大膽創業,努力夯實基礎的十年。

    過了這十年你還一事無成,那你苦逼的日子就真正開始了

    一個80後給你的忠告:

  • 3 # 達人小明宇

    當然更大,如今的社會上升太快,適者生存,隨著科技的進步已經不能和以前那樣相比較了這是一個不斷淘汰的社會。所以,加油吧!

  • 4 # 新野扯談

    我自己,95年,家在重慶,普通本科工科類專業畢業,畢業後去了中鐵,沒多久就轉行做了網際網路市場運營,現在畢業快2年了,半個月前一個人到成都。關於未來,有憧憬,也有焦慮。

    1、先說學歷的問題。

    我不認為學歷可以直接跟你的收入掛鉤,在不看個人能力的情況下,收入是與從事的職業有關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那些還在中鐵的同學,畢業一年的時候已經能拿到6K的工資,還沒算國企的其他福利。而我在私企做運營,一個月3K,基本沒福利。

    收入比你高的人一定比你有能力嗎?不一定,看行業。

    但我還是認為知識改變命運(知識不一定指學歷,現在這個社會,沒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一定會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學歷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下限,以及成為你進入大公司的敲門磚。

    2、談談廉價勞動力

    一線城市我不清楚,但在二線城市,應屆畢業生真的是白菜價,除了大公司和國企,其他私企給應屆生的工資一般都在2.5K-3K之間。

    私企用人很現實,你要給我創造高於工資的價值,否則就沒有資格拿高薪。他們說的價值是必須實打實能看見的。

    在我們父輩那一代,中國的經濟主要以實體業為主,網路經濟還沒有發展起來。所以當時的情況就是,只要你肯努力幹,只要你不怕累,你就能熬出頭。

    現在呢?那個時代的“努力”已經不管用了,像服務員、收銀員......諸如此類的“螺絲釘”職位已經看不到錢途了。這個社會需要的是能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可以隨時被替代的“螺絲釘”。

    現在老一輩,每次說教,說“想當年...我怎麼怎麼努力...怎麼怎麼吃苦...”之類的話,我都很無語。道理誰都懂,時代已經變了,蠻幹已經沒用了。

    總而言之就是,公司對人才的要求更高了,但是工資卻沒有漲。

    3、關於年輕人的焦慮

    你不要以為年輕人每天生活豐富多彩,相比身體累,更多的是心累。

    這兩天不是有一個事情挺火嗎?

    杭州一個男生,騎單車逆行被交警攔下來了,男孩在接了一個電話後,當場崩潰爆哭。

    為什麼?

    本來約好和女朋友一起吃飯,結果他要加班。心情-1

    然後她女朋友沒帶鑰匙進不了門,他要回去送鑰匙。心情-1

    想著送完鑰匙還要回去加班,心情-1

    然後在半路上被攔下來了。心情-1

    女朋友打電話給他,問他怎麼還沒來。心態爆炸

    一個年輕人崩潰的原因就是這麼簡單,真的是壓力太大了。平時積累的小情緒,在某個時刻就會被一件小事引爆。

    我們現在的社會被網路所連線,而處在網際網路前沿的90後,他們每天接受的資訊量比父輩們過去好幾十年接受的資訊量都要大。

    哪個明星結婚了,哪個富二代又買豪車了,哪個同學又出國旅遊了......他們可以在網上看見各種優秀的人,有錢的人,有權的人......還有各種販賣焦慮的文章...再看看自己,不禁會想,為什麼我和其他人比起來就像一個廢物?我要怎麼才能變得和他們一樣?努力嗎???網際網路,的確是讓一部分年輕人越來越焦慮。

    而我們的父輩,他們沒有這樣的煩惱。

    先寫這麼多吧。說真的,現在的年輕人壓力不小,你以為他們不努力?他們只是有力無處使罷了。

  • 5 # Starsea星海日本投資

    90後,那麼父輩差應該是50、60後吧。我們不妨來做個對比。

    時代機遇:1979年改革開放,最大的50後30歲,最小的60後,20歲。正值人生最好的年華。國家百廢待興,經濟的騰飛與個人的成長高度吻合。30年後的今天,中國經濟越過最高點,開始下行,我們這代人已沒有了當初的時代機遇。

    來感受一下80年代的GDP增長速度:

    90年代的GDP增長速度:

    21世紀前十年的增長速度:

    今天呢?GDP增長率能保持6.5%,大家就喜極而泣,覺得光榮完成任務了!可是6.5%放過去將近30年的歷史裡一比較就能發現,僅有1981年、1989年、1990年三個年份的增長率低於6.5%!

    個人的命運與國運息息相關。所以,我們看到90後有更高的學歷、更好的成長環境、更國際化的視野、更全面的知識結構,但他們的壓力註定要大於父輩們。不是我們這一代不行,而是人再有本事也很難執拗過時代的大勢。從宏觀角度看,如果父輩們是創業的一代,我們只能是守業的一代。而悲哀的是,縮至圍觀角度,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哪裡有業可守啊?

  • 6 # 鑾坤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壓力,只是壓力來的方向不同而已!

    沒有誰比誰的壓力大,沒有一代人是輕輕鬆鬆過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洋藍藻對環境有什麼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