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霍體清
-
2 # show趣thing
糖尿病人容不容易鈣流失我不清楚,但是補鈣要知道以下知識。
如何正確的補鈣1.鈣劑不可與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大都含有植酸、草酸,它們可以和鈣相結合生成多聚體,從而妨礙鈣劑的吸收,果汁等也是如此。
對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壞草酸(草酸能影響鈣的吸收),然後再烹調。如:甘藍菜、花椰菜、菠菜、莧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筍。
2.補鈣時間應適當掌握——許多人習慣白天補鈣,但鈣的吸收夜間處於峰值,因此,睡前補鈣效果更好。
3.鈣需要持續補充——鈣在維持骨骼健康中的作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補鈣需要長久、持續地服用鈣製劑。
4.多食用鈣質含量高的食物 如:酸角糕、牛奶、酸奶、乳酪、泥鰍、河蚌、螺、蝦米、小蝦皮、海帶、酥炸魚、牡蠣、花生、芝麻醬、豆腐、松籽、甘藍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
5.多做體育運動(運動可使肌肉互相牽拉,強烈的刺激骨骼,加強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減少鈣質丟失,推遲骨骼老化,同時有利於人體對飲食中鈣的吸收)。
6.吃好早餐。
7.多曬太陽(紫外線能夠促進體內VD的合成利於鈣的吸收。但紫外線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著玻璃曬太陽)。或者使用ZZ-2紫外線治療儀照射面板促進鈣的吸收。
8.補鈣蔬菜不能忽略——不少人偏愛動物食品,卻很少注意補充蔬菜。他們以為蔬菜裡面只有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與骨骼健康無關。實際上,蔬菜不僅含有大量的鉀、鎂元素,可幫助維持酸鹼平衡,減少鈣的流失,本身還含有不少鈣。綠葉蔬菜大多是鈣的中等來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蘭、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視的補鈣蔬菜。
最佳的補鈣食品——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3%,每250克牛奶中含有250毫克以上的鈣,有豐富的鉀和鎂,還含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乳糖和必需氨基酸。
含鈣豐富的食物海帶、海藻、紫菜、木耳、豆腐、牛奶、蝦皮、蛋黃、魚貝、泥鰍、田螺、河蚌、河蟹、豬肝、牛肝、羊肝等。
巧服鈣劑◆葡萄糖酸鈣及乳酸鈣——葡萄糖酸鈣吸收率27%,乳酸鈣吸收率32%,乳酸蓄積容易人體乏力,葡萄糖對糖尿病患者不利。
◆活性鈣——大多為海洋生物貝類外殼煅燒而成,多以氧化鈣、氫氧化鈣形式存在,含鈣量低,水溶性差,鹼性強,副作用大。對胃腸刺激性大,雖離子化程度高,溶解度大,但生物利用度仍不高,有一定毒副作用。
◆螯合鈣——是含鈣量最高的一種,吸收率可達95%,鈣磷比合理,不溶於胃酸,在小腸吸收,已成為劑型最多、應用最多,目前市場上補鈣最好的製劑。
不同年齡的補鈣發育中的青少年(生長髮育的需要); 素食者(飲食中過多的膳食纖維阻礙鈣的吸收); 老年人(吸收不好,鈣流失增加); 孕期、哺乳期、更年期及絕經期後的婦女(特殊生理需要); 精神焦慮的學生或上班族(補鈣能舒緩神經改善焦慮); 腰痠背痛患者(是骨質疏鬆的一種常見的表現); 經常失眠者(鈣可協調神經傳導放鬆肌肉改善失眠); 運動量少,長期臥床的人。
老年人補鈣原則(1)補鈣莫忘吃醋。因為醋和食物中的鈣能產生化學反應,生成既溶於水又容易被人體吸收的醋酸鈣。
(2)注意食物中鈣和磷的比例。當鈣和磷的比例在1:1至1:2時,鈣的吸收率最高。水產品中的鈣和磷的比例最符合這個標準。
(3)在晚上補鈣最好。因為晚上睡覺時胃內食物較少,因此,臨睡前攝取鈣質能很快被吸收。
補鈣並非越多越好,根據身體狀況適量。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中提出:成人的鈣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每天2000mg,這個攝入量不是建議的標準攝入量。
一般而言,成人的推薦攝入量為每天800mg,一般從膳食中攝入鈣至少500mg。攝入的鈣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攝入量,危害健康的風險就越大。
攝入鈣過多,可能干擾其他微量元素對於人體的吸收利用,也可能導致患腎結石病的危險性增加等。也就是說,營養素攝入不是越多越好,缺乏對健康不利,而過量也可能對健康有害。一般而言,透過日常的均衡膳食和增加奶製品的攝入,可以基本滿足人體對於鈣的需求。
(僅供參考)
回覆列表
糖友容易鈣流失,糖尿病人如何補鈣?
當今社會,華人是普遍缺鈣的,尤其是老年人,少年兒童,孕產婦,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群體,缺鈣更加嚴重。鈣不但能強化骨骼,還可以軟化血管,並且預防多種疾病。
說到補鈣,很多人都有體會,感覺補了,吃了很多鈣片,喝了很多骨頭湯,吃了很多含鈣多的食物,可是沒效果。這是因為有的鈣片產品質量有問題,不容易吸收,養豬方式改變,豬的成長時間過短,骨頭湯裡含鈣並不多等。還有一個困惑,就是有的人覺得補多了有結石,真是兩頭為難,不知道怎麼不好。
科學的補鈣方法,要選鈣和鎂合成的優質檸檬酸鈣,到了血液裡,鎂與體內的草酸、尿酸等酸先結合,再被排出體外,不會形成鈣結石,身體是不怕鈣多的,骨骼是鈣的倉庫,多了都存進骨骼裡,以後備用,一位專家曾經說過,不該總想著給孩子存錢,要想著給孩子存鈣。到了老年,吸收的能力下降,提前存好的就可以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