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最重要的形式大概要算拜年,而不是吃與玩。 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六卷記錄正月間的民俗,先說的就是拜年,然後才是吃喝玩樂:“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坊巷以食物動使果實柴炭之類,歌叫關撲……小民雖貧者,亦須新潔衣服,把酒相酬爾。”清代戴璐在《藤陰雜記》說:“京師元旦賀歲,奔忙可笑。禮設已久,臺垣雖門巾概不賀節公約,而不能止也。”對明代朝野故實敘述極詳的陸容《菽園雜記》卷五中也記有:“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這些話說得很有意思,拜年有出於實心,也有不出於實心,即所謂“泛愛不專”,虛於應酬而已,這也真夠累的。 然而陸容或許想不到,其實“士庶人各拜其親友”也有出於非實心的,比如小時候的我們,去一些親友家拜年其實是被大人所逼,去說賀詞也如背書一般,只求匆匆完成拜年的任務,早點約了幾個好友,玩一些我們自己愛玩的遊戲。 拜年是先從父母開始的,一般眼睛睜開就得向父母拜年,其實就是說些吉利話,而不是像古代一般的叩頭,但一本正經地說起來總感覺有些不太自然,好在一家人都笑嘻嘻的,隨後便帶著早茶禮籃,去祖父母那裡,第一句依然是拜年的詞:“祝爺爺奶奶活一百歲,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於是壓歲錢、糖果紛至沓來,皆大歡喜。 祖父母因為輩分高,一般在家是不走動的,走動的都是那些輩分小的,拖兒帶女,一身的新衣服,一個個滿面喜氣,路遇熟人,當然也要道賀“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句。整個初一上午幾乎都忙於向長輩拜年,只有到了下午,才有機會找那些小夥伴熱熱鬧鬧一起看年戲;而到了大年初二,則又隨父母去外公家舅舅家拜年,那時表兄妹共聚一起,閒聊、鬥牌、喝酒、看戲,也真是人生至境。 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記有:“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小戶人家的拜年儀式,平實而親切,大戶人家拜年的名堂就讓人眼花繚亂了,據說昔日曲阜孔府年節儀式極為繁瑣:大年初一需喝棗湯,拜天地,然後拜家廟、影堂、祧廟、慕恩堂等,“衍聖公”再拜孔廟。拜廟時,有“百戶”、“管勾”、“詩樂”、“典籍”四路官員陪拜。孔子像前供整豬、整羊、籩、豆、黃酒、檀香等,由贊禮生鳴唱,行三跪九叩禮,陪拜官員,陪同跪拜。祭完孔廟、家廟後,衍聖公及夫人才開始用早飯,擺酒席吃水餃,女僕們給公爺、太太每人敬一次酒,再磕一個頭…… 想到這些繁文縟節時就不免心煩,好在我們兒時的過年拘束並不是太多。到現在,拜年則意味著龐大春運潮的指向所在,意味著遠方遊子與家人的團聚與親情,意味著日漸蒼老的父母看到兒女的溫暖;而對於親朋好友,拜年儀式則省儉了不少,比如簡訊拜年、電話拜年、電子賀卡拜年等。 前不久聽說有學者認為年味漸淡,希望春節“申遺”,其實細想想,有什麼必要呢?看看春運回家的洶湧人流,看看每年過年期間上百億條的拜年簡訊,就知道,年文化從來就是生長著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有一些東西可以變化,比如拜年的形式,比如年禮,但其內裡的精神卻永遠不會改變———那是一種祝福、一種對人間團圓與幸福的期盼,千百年來,一直如此,千百年後,也會一直如此。
過年最重要的形式大概要算拜年,而不是吃與玩。 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六卷記錄正月間的民俗,先說的就是拜年,然後才是吃喝玩樂:“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坊巷以食物動使果實柴炭之類,歌叫關撲……小民雖貧者,亦須新潔衣服,把酒相酬爾。”清代戴璐在《藤陰雜記》說:“京師元旦賀歲,奔忙可笑。禮設已久,臺垣雖門巾概不賀節公約,而不能止也。”對明代朝野故實敘述極詳的陸容《菽園雜記》卷五中也記有:“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這些話說得很有意思,拜年有出於實心,也有不出於實心,即所謂“泛愛不專”,虛於應酬而已,這也真夠累的。 然而陸容或許想不到,其實“士庶人各拜其親友”也有出於非實心的,比如小時候的我們,去一些親友家拜年其實是被大人所逼,去說賀詞也如背書一般,只求匆匆完成拜年的任務,早點約了幾個好友,玩一些我們自己愛玩的遊戲。 拜年是先從父母開始的,一般眼睛睜開就得向父母拜年,其實就是說些吉利話,而不是像古代一般的叩頭,但一本正經地說起來總感覺有些不太自然,好在一家人都笑嘻嘻的,隨後便帶著早茶禮籃,去祖父母那裡,第一句依然是拜年的詞:“祝爺爺奶奶活一百歲,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於是壓歲錢、糖果紛至沓來,皆大歡喜。 祖父母因為輩分高,一般在家是不走動的,走動的都是那些輩分小的,拖兒帶女,一身的新衣服,一個個滿面喜氣,路遇熟人,當然也要道賀“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句。整個初一上午幾乎都忙於向長輩拜年,只有到了下午,才有機會找那些小夥伴熱熱鬧鬧一起看年戲;而到了大年初二,則又隨父母去外公家舅舅家拜年,那時表兄妹共聚一起,閒聊、鬥牌、喝酒、看戲,也真是人生至境。 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記有:“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小戶人家的拜年儀式,平實而親切,大戶人家拜年的名堂就讓人眼花繚亂了,據說昔日曲阜孔府年節儀式極為繁瑣:大年初一需喝棗湯,拜天地,然後拜家廟、影堂、祧廟、慕恩堂等,“衍聖公”再拜孔廟。拜廟時,有“百戶”、“管勾”、“詩樂”、“典籍”四路官員陪拜。孔子像前供整豬、整羊、籩、豆、黃酒、檀香等,由贊禮生鳴唱,行三跪九叩禮,陪拜官員,陪同跪拜。祭完孔廟、家廟後,衍聖公及夫人才開始用早飯,擺酒席吃水餃,女僕們給公爺、太太每人敬一次酒,再磕一個頭…… 想到這些繁文縟節時就不免心煩,好在我們兒時的過年拘束並不是太多。到現在,拜年則意味著龐大春運潮的指向所在,意味著遠方遊子與家人的團聚與親情,意味著日漸蒼老的父母看到兒女的溫暖;而對於親朋好友,拜年儀式則省儉了不少,比如簡訊拜年、電話拜年、電子賀卡拜年等。 前不久聽說有學者認為年味漸淡,希望春節“申遺”,其實細想想,有什麼必要呢?看看春運回家的洶湧人流,看看每年過年期間上百億條的拜年簡訊,就知道,年文化從來就是生長著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有一些東西可以變化,比如拜年的形式,比如年禮,但其內裡的精神卻永遠不會改變———那是一種祝福、一種對人間團圓與幸福的期盼,千百年來,一直如此,千百年後,也會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