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槓桿。
債券基金透過質押回購等方式獲得了槓桿。質押式回購是交易雙方以債券為權利質押所進行的短期資金融通業務。在質押式回購交易中,資金融入方(正回購方)在將債券出質給資金融出方(逆回購方)融入資金的同時,雙方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由正回購方向逆回購方返還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逆回購方向正回購方返還原出質債券。
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對資金使用效率計算得比較精細,所以為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會經常參與回購市場。槓桿的大小主要取決於槓桿成本(即回購利率)和債券收益率的利差有多大,當利差比較大的時候,就會加槓桿。此外,還要考慮資金可融入的難易程度,如果資金融入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加大槓桿的話風險也比較大。在具體的操作方法上,債券基金多采取的是滾動回購操作,一般情況下是越短期的運用越多。
舉個例子:比如一個債券基金有2億元,買了價值1.8億元的債券,又透過抵押債券正回購購買了1.2億元的債券,則該債券基金的槓桿率是150%。計算過程就是這隻債券基金拿著2億元的資產,做了1.2+1.8億元的投資,所以槓桿率為3/2=150%。
高槓杆比例在債市牛市中,能顯著放大組合收益,不過也存在一定風險。資金利率在季末和年末可能會大幅攀升,在此情況下債基往往需要支付超高額代價才能維持滾動回購的資金鍊。更極端情況下若市場“惜借”情緒嚴重,可能存在無法融入足額資金的現象,則基金管理人需要被迫賣出部分現券償還回購到期金額,可能造成投資損失。如何安全地使用槓桿,也是考驗基金經理的核心技能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所回購和銀行間回購是有區別的:如交易所回購質押券質押率是受交易所規定,而銀行間的回購交易質押比例較高,很多可以做到1:1,對質押券的要求由交易雙方約定;交易所回購的操作,只要付出足夠高的成本,始終可以融到資,而銀行間回購如果沒有交易對手則無法融到資;交易所回購同一抵押可以滾動融資,而銀行間回購的同一抵押物滾動質押需要“還舊借新”。此外,交易所回購的一個風險是質押率變化,屆時可能需要補充標準券。
2低風險投資的夢幻組合
債券+正回購,相比較而言,成本低、資金利用率高,收益相對穩定,簡直是低風險投資的夢幻組合。
債券基金透過正回購,透過滾動操作的方式放大幾倍槓桿,投資者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盈利主要在於債券收益率和回購利率的差值。比如7天回購利率約3-4%,而債券的收益率在6%左右,中間有2-3%的利差,如果投資者運用了3倍槓桿,就獲得了3倍的利差收益。另一方面,如果債券價格上漲,3倍槓桿還能獲得更高比例的債券增值收益。
資料為證,債券加槓桿的收益,的確是很誘惑人的。
看一個例子:如果手中有100萬公司債債券,債券折算率為0.75,那一開始可以將手中的債券抵押出去獲得7500張標準券,其中用7000張(滬市正回購只可以以10萬元的整數倍進行操作,深圳市場以1000元的整數倍操作,但1000元做正回購可能手續費都賺不出來)可以獲得70萬的資金買入債券,再次抵押可獲得5250張標準券,加上前一次多出來的500張,總共有5750張,可以再融資50萬元買入債券,這個時候你手中就總共擁有220萬債券和750張標準券。透過兩次正回購,槓桿變成了2.2倍。
那這樣操作的收益是多少呢?我們簡單的算一下,以1年為期,假設債券的收益為7%,而正回購付出的利息平均為3%,同時連續以7天的正回購套作。一年需要交易54次左右,那麼交易手續費為(750000+500000)*0.00005*54=3375元,付出利息總計(750000+500000)*0.03=37500元,其總共的收益為2200000*0.08-3375-37500=135125元,年化收益13.51%,比原本8%的收益高出不少,這就是槓桿的作用。
不過,在經過槓桿放大之後,對資金鍊的要求十分高,比如在季末資金面比較緊張的時候,由於對資金的需求放大,會急劇推高逆回購的利息,此外如果債券投資槓桿過高,到還錢的時候沒能補上利息的話,就會出現爆倉的風險。
3債市加槓桿≠股市加槓桿
股災以來,很多人“聞槓桿色變”,但認真的說,債市加槓桿股市加槓桿是不一樣的。
首先,債券透過正回購加槓桿的形式,相比股市加槓桿,透明度更高。我們知道,回購市場透明度較高,可透過回購餘額等監測槓桿規模,槓桿倍數一般在2倍以內。而且債券加槓桿有穩定的現金流做保障。
其次,債券透過正回購加槓桿,成本更低,也更便利。一般來說正回購的利率平均3%左右。而股票融資的成本年化9%左右,如果場外配資的成本還要更高。
再次,債市加槓桿的投資者更為理性、成熟。債市投資者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其中銀行佔主體地位,風險偏好較低且受到嚴格監管,股市的投資者則以散戶為主,專業知識和技能有限,投機性強。
最後,債市波動性較股市小,抗跌性較強。債券有面利率和到期期限,其價格最終將回歸面值,因而相對股票而言漲跌幅區間明顯較小,且整體的波動性也低於股票,去槓桿的“抗跌性”更強。
4槓桿之外,投資經理還喜歡“騎乘”
煮酒論英雄。收益率曲線、久期和槓桿這些只是基本的“招式”,每個債券基金經理的“武功”是如何靈活運用這種“招式”,形成各種策略,博取收益。槓桿策略只是其中之一,他們最常用到的還有騎乘策略。
騎乘策略
因為槓桿。
債券基金透過質押回購等方式獲得了槓桿。質押式回購是交易雙方以債券為權利質押所進行的短期資金融通業務。在質押式回購交易中,資金融入方(正回購方)在將債券出質給資金融出方(逆回購方)融入資金的同時,雙方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由正回購方向逆回購方返還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逆回購方向正回購方返還原出質債券。
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對資金使用效率計算得比較精細,所以為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會經常參與回購市場。槓桿的大小主要取決於槓桿成本(即回購利率)和債券收益率的利差有多大,當利差比較大的時候,就會加槓桿。此外,還要考慮資金可融入的難易程度,如果資金融入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加大槓桿的話風險也比較大。在具體的操作方法上,債券基金多采取的是滾動回購操作,一般情況下是越短期的運用越多。
舉個例子:比如一個債券基金有2億元,買了價值1.8億元的債券,又透過抵押債券正回購購買了1.2億元的債券,則該債券基金的槓桿率是150%。計算過程就是這隻債券基金拿著2億元的資產,做了1.2+1.8億元的投資,所以槓桿率為3/2=150%。
高槓杆比例在債市牛市中,能顯著放大組合收益,不過也存在一定風險。資金利率在季末和年末可能會大幅攀升,在此情況下債基往往需要支付超高額代價才能維持滾動回購的資金鍊。更極端情況下若市場“惜借”情緒嚴重,可能存在無法融入足額資金的現象,則基金管理人需要被迫賣出部分現券償還回購到期金額,可能造成投資損失。如何安全地使用槓桿,也是考驗基金經理的核心技能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所回購和銀行間回購是有區別的:如交易所回購質押券質押率是受交易所規定,而銀行間的回購交易質押比例較高,很多可以做到1:1,對質押券的要求由交易雙方約定;交易所回購的操作,只要付出足夠高的成本,始終可以融到資,而銀行間回購如果沒有交易對手則無法融到資;交易所回購同一抵押可以滾動融資,而銀行間回購的同一抵押物滾動質押需要“還舊借新”。此外,交易所回購的一個風險是質押率變化,屆時可能需要補充標準券。
2低風險投資的夢幻組合
債券+正回購,相比較而言,成本低、資金利用率高,收益相對穩定,簡直是低風險投資的夢幻組合。
債券基金透過正回購,透過滾動操作的方式放大幾倍槓桿,投資者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盈利主要在於債券收益率和回購利率的差值。比如7天回購利率約3-4%,而債券的收益率在6%左右,中間有2-3%的利差,如果投資者運用了3倍槓桿,就獲得了3倍的利差收益。另一方面,如果債券價格上漲,3倍槓桿還能獲得更高比例的債券增值收益。
資料為證,債券加槓桿的收益,的確是很誘惑人的。
看一個例子:如果手中有100萬公司債債券,債券折算率為0.75,那一開始可以將手中的債券抵押出去獲得7500張標準券,其中用7000張(滬市正回購只可以以10萬元的整數倍進行操作,深圳市場以1000元的整數倍操作,但1000元做正回購可能手續費都賺不出來)可以獲得70萬的資金買入債券,再次抵押可獲得5250張標準券,加上前一次多出來的500張,總共有5750張,可以再融資50萬元買入債券,這個時候你手中就總共擁有220萬債券和750張標準券。透過兩次正回購,槓桿變成了2.2倍。
那這樣操作的收益是多少呢?我們簡單的算一下,以1年為期,假設債券的收益為7%,而正回購付出的利息平均為3%,同時連續以7天的正回購套作。一年需要交易54次左右,那麼交易手續費為(750000+500000)*0.00005*54=3375元,付出利息總計(750000+500000)*0.03=37500元,其總共的收益為2200000*0.08-3375-37500=135125元,年化收益13.51%,比原本8%的收益高出不少,這就是槓桿的作用。
不過,在經過槓桿放大之後,對資金鍊的要求十分高,比如在季末資金面比較緊張的時候,由於對資金的需求放大,會急劇推高逆回購的利息,此外如果債券投資槓桿過高,到還錢的時候沒能補上利息的話,就會出現爆倉的風險。
3債市加槓桿≠股市加槓桿
股災以來,很多人“聞槓桿色變”,但認真的說,債市加槓桿股市加槓桿是不一樣的。
首先,債券透過正回購加槓桿的形式,相比股市加槓桿,透明度更高。我們知道,回購市場透明度較高,可透過回購餘額等監測槓桿規模,槓桿倍數一般在2倍以內。而且債券加槓桿有穩定的現金流做保障。
其次,債券透過正回購加槓桿,成本更低,也更便利。一般來說正回購的利率平均3%左右。而股票融資的成本年化9%左右,如果場外配資的成本還要更高。
再次,債市加槓桿的投資者更為理性、成熟。債市投資者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其中銀行佔主體地位,風險偏好較低且受到嚴格監管,股市的投資者則以散戶為主,專業知識和技能有限,投機性強。
最後,債市波動性較股市小,抗跌性較強。債券有面利率和到期期限,其價格最終將回歸面值,因而相對股票而言漲跌幅區間明顯較小,且整體的波動性也低於股票,去槓桿的“抗跌性”更強。
4槓桿之外,投資經理還喜歡“騎乘”
煮酒論英雄。收益率曲線、久期和槓桿這些只是基本的“招式”,每個債券基金經理的“武功”是如何靈活運用這種“招式”,形成各種策略,博取收益。槓桿策略只是其中之一,他們最常用到的還有騎乘策略。
騎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