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38246404225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之一是“更加註重面向人人”。面向每一個人做教育,促進每一個學生進步成長,這應是教育的題中之義,但在教育實踐中真正做到,似乎很難。許多學校的教育過於片面和功利化,只重分、不重人,有不少的學生被排斥、被邊緣化、被放棄。一位班主任問:“我也想面向每一個學生,儘量照顧到每一個,但我每天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還有很多的事務工作要處理,我一天就那麼點時間,不可能做到面向每一個人?該怎麼辦?”藉著老師的問題,回到育人的實質,談幾點“面向人人”的關鍵。

    第一,面向人人,不是靠時間分配所能解決的技術問題,對學生“高質量的愛”才是關鍵。

    時間分配很重要,但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面向人人的關鍵,必須超越技術,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來整合和解決,這就是要有對學生“高質量的愛”。那如何做到對學生“高質量的愛”呢?秘訣就在於,尊重和無條件接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獲得安全感、歸屬感、信任感,然後有能力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促進學生的心智成熟。人本主義代表人物羅傑斯提出了“無條件接納”,並指出這對喚醒和發展出一個人的力量,使其變得積極向上,至關重要。教育學首先是一門關係學,對學生有“高質量的愛”,與其建立良好的關係,對其積極影響也就開始了。有教師問:“一個不學習、經常打架的學生,我也要無條件接納嗎?”對,就是要無條件地接納他的打架,只有接納了他的打架,你才能接納了這個“人”。但並非一直允許他打架,而是要看到,這個學生為什麼習慣用打架的方式與別人連結,為什麼他沒有發展一種與人友好溝通的能力,他經歷了什麼才成為現在的樣子?只有先無條件接納,才有改變的可能。不接納,對立、鬥爭、放棄就開始了,教育也就無從發生。

    “高質量的愛”既源自於教師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力量,也存在於每一個教書育人的細節裡。比如,目光連結著人的內心世界,僅僅一個眼神,既可以讓學生獲得力量,也可“殺死”學生。再如,教師稍稍改變一下說話的語氣,或者多傾聽一下學生的感受,事情可能就會向好的一面轉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麼微妙,愛一定是從細小的改變開始,是雙方之間互動出來的。

    第二,面向人人,要針對學生的差異與問題,抓住時機,與學生髮展出一種相互“馴服”的關係。

    相互“馴服”,是《小王子》中描述的一種人與人之間建立的獨特且重要的關係。書中狐狸對小王子說,對我而言,你只不過是個小男孩,就像其他千萬個小男孩一樣。對你來說,我也只不過是只狐狸,就跟其他千萬只狐狸一樣。然而,如果你馴養我,我們將會彼此需要,是世界上唯一的關係了。在班級裡,也存在相互馴服的關係問題。如果學生既能感受到教師平等地對待他們,同時還感覺到教師與自己之間,有著跟其他同學不一樣的關係,那麼,自己於教師而言便是最重要的那個人。此時,面向人人,就有了更實在、更真切的內涵。

    面向人人,既要在“共時空間”去體現,更要在“錯時空間”中去完成。“共時空間”,指教師與全體學生在一起時,相互的行為能不能體現出面向人人。比如,學生是否有公平的機會參與班級管理,課堂提問時教師能否照顧到不同水平的學生。“錯時空間”是指,每個學生成長的經歷都是獨特的,什麼時間遇到什麼問題,具有偶然性和不確定性。當學生出現了問題或遭遇了危機,教師要將目光更多停留在這個學生身上,關注、支援和幫助該學生。如果教師做到了,不僅解決了問題,更重要的是與這個學生髮展起了相互“馴服”的重要關係。

    第三,面向人人,要結果,但不能唯結果論,不能用教育在學生身上是否產生顯著的效果來評判。

    教育是個複雜性系統,影響學生成長的因素很多,且在不斷變化之中。作為教師,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學生有變化,獲得更好的發展。關注並期待好的結果發生,是教師職業的價值所在和目標追求。同時,我們也不能唯結果論,鑑於人的成長的艱難和複雜性,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師有時也無能為力。但是,教師要學會慢慢地接納這部分,用心用力,兜住孩子,不放棄每個學生,面向人人。

    面向人人,教師更多的是要樹立起對教育的信仰,不做貶低、嘲諷、傷害學生的事,讓愛、信任與關心持續發生。當然,面向人人,並非是透過學校對教師的硬性要求所能實現的,需要學校也真正“面向師師”,用要求教師對待學生的方式,來尊重、關心和支援每一位教師的成長。沒有被學校好好對待的教師,也很難有動力去善待每一個學生。

    第四,面向人人,從深層上講,需要教師的自我完善和人格整合。

    教師不僅僅依靠專業,而是要將整個身心投入到教育中。教師自身怎麼樣,直接影響著教育質量。很多時候,並不是教師不想給予愛,而是缺乏愛的能力,甚至以愛的名義做著傷害學生的事。缺乏愛的能力的教師,如何與學生、同事和家長交往,如何應對壓力與衝突?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自我整合的能力。或許有些教師會將愛的能力的缺失,歸咎於原生家庭,歸咎於自己的父母,但成為什麼樣的人,終是自我選擇的結果。一個拒絕成長、拒絕改變的教師,因為沒有成長改變的體驗,也無力指導學生實現成長改變;一個不能實現自我教育與整合的教師,亦無法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教育好學生。在《教學的勇氣》一書中,作者帕爾默指出,教育改革或許不是從體制、技術、課程等外部因素入手,而是從教師內心最真實的地方開始的,那就是,決心不再過一種分離的生活,保持心靈的完整,讓教育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講,教師有了好人格,並不斷地進行自我整合,便能更好地融入教育,保證教育質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狗拉稀的幾個常見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