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燈火闌珊處”常見的下一句是“春花秋月又幾度”。
“萬家燈火闌珊處,春花秋月又幾度”並不是某一句古詩,而是後人自創的,所以沒有正式的“下一句”。常見的“萬家燈火闌珊處,春花秋月又幾度”也是後人自己寫的。
釋義:千家萬戶燈火凋零漸熄,賞過春花看過秋月,度過了一年又一年。可以理解為作者站在燈火凋零的地方,想起自己度過一年又一年,不禁有些傷感落寞。
“燈火闌珊處”出自有名的《青玉案·元夕》,宋代辛棄疾所作,原文如下: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譁。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擴充套件資料
“燈火闌珊”勿作“良夜將逝”解,“燈火闌珊”雖然是燈火漸漸散盡的意思,但這兒說的是天空飄灑下來的禮花,快接近地面時早已熄滅散盡,所以即使頭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卻是昏暗的。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是對他自己的一種寫照。根據歷史背景可知,當時的他不受重用,文韜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懷著一種無比惆悵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
也就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給人一種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覺,體現了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汙的高士之風。
作者苦苦尋覓的,是自己的知音哪——那個獨立在燈火闌珊處,不同凡俗、不同流合汙的人。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也曾引這首詞的最後一句。
這首詞先用大量筆墨渲染了元夕的熱鬧景象,最後突然把筆鋒一轉,以冷清作結,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不僅造成了境界上的強烈反差,深化了全詞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強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燈火寫得愈熱鬧,則愈顯“那人”的孤高,人寫得愈忘情,愈見“那人”的不同流俗。 全詞就是透過這種強烈的對比手法,反襯出了一個自甘寂寞、獨立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作者寫這樣—個不肯隨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託的。
辛棄疾力主抗戰,屢受排擠,但他矢志不移,寧可過寂寞的閒居生活,也不肯與投降派同流合汙,這首詞是他這種思想的藝術反映。“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歷來也為人傳誦。
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然經過三境界的第三境,並以此作比喻,對做學問、做人、成事業者,在經歷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後,才能有所發現,自己所追尋的東西往往會在不經意的時候,沒想到的地方出現。
王國維以為,人之成大事業者,必經歷三個境界,第三境界也就是最高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比喻多年磨練之後,豁然領悟的狀態。
但“境界說”是王國維的引申,並不是辛棄疾本意。梁啟超卻在700多年後,讀懂了辛棄疾的心事: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是啊,那個獨立燈火闌珊處的人,或許正是辛棄疾自己。在眾人皆醉的時刻,只有他,是那個清醒又孤獨的人。
“萬家燈火闌珊處”常見的下一句是“春花秋月又幾度”。
“萬家燈火闌珊處,春花秋月又幾度”並不是某一句古詩,而是後人自創的,所以沒有正式的“下一句”。常見的“萬家燈火闌珊處,春花秋月又幾度”也是後人自己寫的。
釋義:千家萬戶燈火凋零漸熄,賞過春花看過秋月,度過了一年又一年。可以理解為作者站在燈火凋零的地方,想起自己度過一年又一年,不禁有些傷感落寞。
“燈火闌珊處”出自有名的《青玉案·元夕》,宋代辛棄疾所作,原文如下: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譁。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擴充套件資料
“燈火闌珊”勿作“良夜將逝”解,“燈火闌珊”雖然是燈火漸漸散盡的意思,但這兒說的是天空飄灑下來的禮花,快接近地面時早已熄滅散盡,所以即使頭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卻是昏暗的。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是對他自己的一種寫照。根據歷史背景可知,當時的他不受重用,文韜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懷著一種無比惆悵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
也就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給人一種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覺,體現了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汙的高士之風。
作者苦苦尋覓的,是自己的知音哪——那個獨立在燈火闌珊處,不同凡俗、不同流合汙的人。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也曾引這首詞的最後一句。
這首詞先用大量筆墨渲染了元夕的熱鬧景象,最後突然把筆鋒一轉,以冷清作結,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不僅造成了境界上的強烈反差,深化了全詞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強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燈火寫得愈熱鬧,則愈顯“那人”的孤高,人寫得愈忘情,愈見“那人”的不同流俗。 全詞就是透過這種強烈的對比手法,反襯出了一個自甘寂寞、獨立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作者寫這樣—個不肯隨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託的。
辛棄疾力主抗戰,屢受排擠,但他矢志不移,寧可過寂寞的閒居生活,也不肯與投降派同流合汙,這首詞是他這種思想的藝術反映。“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歷來也為人傳誦。
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然經過三境界的第三境,並以此作比喻,對做學問、做人、成事業者,在經歷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後,才能有所發現,自己所追尋的東西往往會在不經意的時候,沒想到的地方出現。
王國維以為,人之成大事業者,必經歷三個境界,第三境界也就是最高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比喻多年磨練之後,豁然領悟的狀態。
但“境界說”是王國維的引申,並不是辛棄疾本意。梁啟超卻在700多年後,讀懂了辛棄疾的心事: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是啊,那個獨立燈火闌珊處的人,或許正是辛棄疾自己。在眾人皆醉的時刻,只有他,是那個清醒又孤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