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光語言矯正師

    很多有寶寶的家庭,對孩子發育的問題特別敏感,經常和別人對比寶寶的發育,而語言就是非常明顯的對比案例,有的寶貝說話尤其早,不到兩歲就說的滔滔不絕,而有的寶貝說話慢,一字一頓,聽不清,快到三歲了,才可以說幾句話。而有的寶寶更嚴重,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無法用語言正常交流,

    總能遇到朋友討教語言障礙的問題,常常會聊到父母、家庭對孩子的語言影響。有一個疑問經常領父母不安,那就是父母有語言障礙,會遺傳給孩子嗎?

    目前業界認為,語言障礙的遺傳性不明,但卻有明顯的家族性發病傾向,家庭語言環境的影響成為主要原因。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語言老師,父母親如果有某種語言障礙,那麼錯誤的語言極容易被孩子模仿,並形成不良語言習慣。例如,父母親口吃,那麼孩子從小也容易模仿,父母親某個字的錯誤發音,孩子也非常容易學會,統計結果也表明,父母有語言障礙的,兒女的發生率明顯高於正常家庭。

    我家孩子這算是言語障礙嗎?

    他們都是語言障礙兒童,他們的語言學習遇到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

    1、在幼兒園,一個4-5歲的小朋友,能夠掌握很多單詞,喜歡交流,語言表達慾望很強,但是旁人卻聽不清他在說什麼,比如某些音發音不準,l/n、t/d、k/g容易混淆,有的鼻音很重,有的聲母或韻母缺失,有的子音發音不完整,

    2、有個孩子已經6歲了,他只掌握了10個單詞。只會叫爸爸、媽媽,對事物的認知遲鈍。重複多次的語言學習,也無法幫助孩子形成思維記憶,

    3、有的孩子說話鼻音很重,龍、濃、喉、用等字發音時鼻音特別的重以致含糊不清。

    4、還有的孩子某些特定的聲母l/n、D/T不分,把姥姥說成腦腦。

    5、有的所有字都說的很含糊,吐字發音和正常普通孩子差異很大。

    6、有的孩子快5歲了,對事物表達能力低下,不但詞語積累少,甚至語言思維遠遠落後。

    7、更嚴重情況下,像聽覺障礙兒童和孤獨症兒童甚至完全沒有口頭表達能力。

    父母有語言障礙會影響孩子嗎?

    1、某些語言障礙具有一定機率的遺傳性。比如先天性腦部發育、遺傳性語言發育遲緩等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像遺傳性耳聾,造成孩子聽不到聲音,也就學不會說話······。

    2、某些語言障礙無法用現代醫學手段提前預知。染色體綜合徵、遺傳性疾病、神經變性症等,很多不明原因尚未解密。

    3、語言障礙父母造就的語言環境,影響正常孩子的語言發育和學習。假如父母某個音發音錯誤,孩子在語言發育階段一定會有樣學樣,如果父母是口吃,孩子多少也會養成不良語言習慣。

    4、父母的撫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對一個人的語言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外環境因素所致語言障礙,如小兒受虐待,遺棄或家庭不和等精神因素的影響,可發生某些語言障礙。

    那些是0-6歲兒童常見的語言障礙?

    在兒童群體中,各類言語障礙的發生率在3%至10%之間。不要小看這個數字,中國人口基數大,特別是二胎政策的放開後,新生兒童每天都在增加,

    語言發育遲緩就是常說的“開口遲”

    有的孩子理解能力正常,只是表達能力比較落後,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就能較快“開口”。有的孩子理解、表達能力都比較落後,就需要用針灸等配合言語治療。

    很多孩子開口晚,說話口齒不清,跟食物太精細也有關,口腔肌肉得不到訓練。

    構音障礙即說話不清楚

    有的孩子屬於器質性的,構音器官(如唇、舌等)受損,不夠靈活,大多是腦癱等疾病引起的,透過口腔按摩等治療可明顯改善。

    有的孩子屬於功能性的,只是單純的發音方式有問題,比較好治療,如果配合得好,有的孩子一至兩節課就能收效明顯。

    口吃

    口吃是語音節律障礙的一種,表現為言語不自主地重複,發音延長或停止。口吃可能由心理、生理等多種因素導致。具體原因可能有:

    1.遺傳因素,口吃患者家族發病率可達36%至55%,或為單基因遺傳;

    2.父母離異、環境突變、突然的強烈驚嚇等,均可能造成口吃;

    3.學齡前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完善,覺得說話結巴好玩就模仿;

    4.父母過分嚴厲,孩子說話不清時,父母立即打斷、糾正、指責,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學齡兒童的口吃發生率為1%至2%,男孩比女孩多2至4倍。2歲至4歲的兒童大部分患的是暫時性口吃,隨著年齡增長,表達能力提高,口吃現象也會消失。父母發現孩子說話結巴時,不應過多指責。若口吃持續半年以上,就應引起足夠重視。

    6歲前不糾正可能影響心理和思維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時候說得不準,長大後會自然改回來,但其實有的孩子長大後更嚴重。

    發現孩子有言語障礙,一定要儘早矯正,6歲前是最佳治療時機。6歲以後再想治療比較困難,而且可能影響其心理、思維能力。一個人在幼小成長髮育階段形成的自我個性,會影響到他未來的學習、事業、婚姻、家庭和社會等方方面面的領域。

    解決辦法

    1、父母糾正自己的語言障礙,多用標準語言與孩子溝通,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經常用規範、流利的語言進行交談。

    2、豐富語言環境,能促進有語言障礙幼兒的良性發展,多帶孩子體驗戶外交流。

    3、做好家庭綜合教育的同時,改變錯誤的教育方式,提供更多的語言刺激,為幼兒創造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

    4、注意早期語言障礙預防,在早期干預中,做好心理輔助,幫助孩子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積極鼓勵幼兒克服困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G3-1RW:5連敗後終於賽季首勝,全KPL只剩最後一支戰隊hero尚未首勝,如何看待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