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漢化改革,是史書上大書特書的重要一節內容,看似積極的改革變法,卻也為北魏的滅亡留下了隱患。
北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方統一少數民族政權。公元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改革之路,參照漢制建立起封建國家政權。然而孝文帝死後僅過了30多年,北魏政權就分崩離析,一分為二。從結果上來看,漢化改革後不久,北魏政權就瓦解了,似乎改革成了北魏滅亡的元兇,事實真的如此嗎?北魏滅亡的原因又是什麼?
鮮卑人同原先的匈奴人一樣,都是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在五胡十六國的大混亂時期,鮮卑拓跋氏南下建立政權。不同於設郡縣的漢人政權,鮮卑人在征服的領土上設定軍鎮,加強軍事控制。如,太武帝滅赫連(十六國中的夏國)後,設統萬鎮,擊敗高車(北方遊牧民族)後,設北鎮,滅武都王后,設武興鎮。軍鎮制度成為北魏地方制度的重要內容。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後,為了防範北方柔然部落的南下,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都城)外,“發幽、司、定、冀四州築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於河,廣袤千里”,構成保衛京師的武裝力量。隨後,拓跋燾又將軍鎮制度引入這裡,先後設定沃野、懷朔、扶冥、武川、柔玄、懷荒六鎮。
初設六鎮之時,因為戍衛京師的特殊性,特別選拔鮮卑拓跋氏貴族和中原的豪門望族為武將鎮守,六鎮的軍人因此也擁有比其他地區的軍人更高的政治地位,“昔皇始以移防為重,盛煎親賢,擁麾作鎮,配以高門子弟,以死防榻,不但不廢仕宦,乃至偏得復除,當時人物,忻慕為之”。
但是,人人羨慕的六鎮軍人到了孝文帝時期,卻變得不吃香了。
鮮卑族為遊牧民族,尤其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習俗,早在馮太后主政時期,開始實行的漢化改革就受到很大的阻力。而由馮太后撫養,深受漢文化薰陶的孝文帝,不僅繼承了馮太后的漢化遺志,更繼承了馮太后的政治智慧,用一招釜底抽薪完成遷都大舉。
493年,孝文帝以伐齊為理由,帶領文武百官,步卒將士數十萬出平城南下洛陽,趁大雨阻塞道路之時,突然宣佈遷都洛陽。原定於伐齊的大軍,變成了建築隊,在洛陽營建新都。然而,遷都之事太過突然,仍有大批士族將領留守在平城,這批人慢慢變成了北魏的棄民。
對於世世代代生活在漠原之上的鮮卑人來說,遷都意味著以往遊牧為主的生產方式,放下馬鞭拿起農具進行農耕,同時還要改變傳統的生活方式,說漢語,著漢服,孝文帝貿然遷都,即刻招來了大量反對聲音。
無奈之下,孝文帝做出讓步,“北京根基,帝業所基,南遷二記,猶有留住,懷本樂故,不能自遣,若未遷者,悉可聽其任停,按堵永業”。於是乎,拓跋鮮卑一分為二,形成南北兩大集團。即便孝文帝做出妥協,不強求所有人都南遷洛陽,但在他的心裡,留守平城的人儼然成了棄子。
孝文帝南遷後,給南遷的鮮卑貴族種種特權,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而北方“冥頑不靈”的貴族則北完全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隨後,孝文帝又引入漢人的門閥制度,改鮮卑姓氏為漢族姓氏,按照門閥姓氏來任免官員,在這次改革中,北方的遺老遺少被踢出貴族行列,成為庶姓,政治地位一落千丈。
前面說到,孝文帝改革,尤其是遷都洛陽後的改革措施,導致北魏統治階級的分化,身為北方舊貴族的六鎮軍士,不僅失去了超然的政治地位,還被人視為粗鄙的武人,得不到朝廷的關注和照顧,生活也漸漸失去了穩定的保障。
公元523年,北方的柔然南下擄掠,六鎮地區損失慘重,懷荒鎮和沃野鎮的軍民,在破六韓拔陵的帶領下,率先起義,其餘四鎮紛紛響應。然而此時的北魏朝廷,武備已經荒廢,沒有能力平定起義,於是向宿敵柔然求兵。北魏朝廷和柔然聯合之下,才得以擊敗破六韓拔陵,26萬六鎮軍民先後投降,被安置於冀、定、瀛三洲。
然而,歸降不九的六鎮起義軍,又在柔玄鎮、懷朔鎮鎮將的帶領下再次起義。沒有辦法的北魏朝廷,只能依靠地方豪強武裝進行平叛,其中以山西的爾朱榮部力量最為強大。爾朱榮成功平叛後,被任命為大都督,並、肆、汾、唐、恆、雲六州軍事。六鎮起義軍也在這時候劃分為兩部,大部投靠了爾朱榮,武川鎮人則逃向關中地區繼續鬥爭。
原本就是豪強的爾朱榮,又收穫六鎮降軍,成為北魏最大權臣。528年,胡太后設計毒殺孝明帝,冊立元釗為新帝,爾朱榮假借孝明帝旨意,攻入洛陽,在河陰(今河南孟津)溺死胡太后和元釗,隨後縱兵屠殺北魏文武官員上千人,洛陽城內的北魏皇室也被屠殺殆盡。
河陰之變,嗜殺成性爾朱榮為人們所不恥。531年,原投降爾朱榮高歡(懷朔鎮),收編六鎮餘部,推翻爾朱氏集團,擁護元修為帝,即孝武帝。然而高歡也不是什麼善類,孝武帝不甘心做傀儡,於534年從洛陽出逃至關中,投靠武川鎮的宇文泰。
宇文泰擁護孝武帝在重建魏朝,史稱西魏;同年,高歡,立元善見為孝靜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148年的北魏就此滅亡。
事實上,在孝文帝和宣武帝后,遷入中原的鮮卑貴族迅速腐敗,後宮專權,軍政荒廢,以至於從六鎮起義爆發到北魏滅亡,先後出現的以宇文泰為代表的六鎮、舊都等北方鮮卑部落鎮民;以爾朱榮、高歡為代表的鮮卑化的漢地士族,破六韓拔陵為代表的鮮卑化的少數民族這三股勢力,無論哪一方都是那時的北魏朝廷所無法控制的。
中央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導致地方勢力壯大,最終政權傾覆,這是卑微滅亡的根本原因。而孝文帝改革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弊端,但也有非常多的積極意義,將北魏的滅亡全部歸責與漢化改革不太妥當,只能說後繼的統治者,沒能革除改革帶來的消極影響,以至於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漢化改革,是史書上大書特書的重要一節內容,看似積極的改革變法,卻也為北魏的滅亡留下了隱患。
北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方統一少數民族政權。公元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改革之路,參照漢制建立起封建國家政權。然而孝文帝死後僅過了30多年,北魏政權就分崩離析,一分為二。從結果上來看,漢化改革後不久,北魏政權就瓦解了,似乎改革成了北魏滅亡的元兇,事實真的如此嗎?北魏滅亡的原因又是什麼?
北魏六鎮鮮卑人同原先的匈奴人一樣,都是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在五胡十六國的大混亂時期,鮮卑拓跋氏南下建立政權。不同於設郡縣的漢人政權,鮮卑人在征服的領土上設定軍鎮,加強軍事控制。如,太武帝滅赫連(十六國中的夏國)後,設統萬鎮,擊敗高車(北方遊牧民族)後,設北鎮,滅武都王后,設武興鎮。軍鎮制度成為北魏地方制度的重要內容。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後,為了防範北方柔然部落的南下,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都城)外,“發幽、司、定、冀四州築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於河,廣袤千里”,構成保衛京師的武裝力量。隨後,拓跋燾又將軍鎮制度引入這裡,先後設定沃野、懷朔、扶冥、武川、柔玄、懷荒六鎮。
初設六鎮之時,因為戍衛京師的特殊性,特別選拔鮮卑拓跋氏貴族和中原的豪門望族為武將鎮守,六鎮的軍人因此也擁有比其他地區的軍人更高的政治地位,“昔皇始以移防為重,盛煎親賢,擁麾作鎮,配以高門子弟,以死防榻,不但不廢仕宦,乃至偏得復除,當時人物,忻慕為之”。
但是,人人羨慕的六鎮軍人到了孝文帝時期,卻變得不吃香了。
孝文帝改革鮮卑族為遊牧民族,尤其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習俗,早在馮太后主政時期,開始實行的漢化改革就受到很大的阻力。而由馮太后撫養,深受漢文化薰陶的孝文帝,不僅繼承了馮太后的漢化遺志,更繼承了馮太后的政治智慧,用一招釜底抽薪完成遷都大舉。
493年,孝文帝以伐齊為理由,帶領文武百官,步卒將士數十萬出平城南下洛陽,趁大雨阻塞道路之時,突然宣佈遷都洛陽。原定於伐齊的大軍,變成了建築隊,在洛陽營建新都。然而,遷都之事太過突然,仍有大批士族將領留守在平城,這批人慢慢變成了北魏的棄民。
對於世世代代生活在漠原之上的鮮卑人來說,遷都意味著以往遊牧為主的生產方式,放下馬鞭拿起農具進行農耕,同時還要改變傳統的生活方式,說漢語,著漢服,孝文帝貿然遷都,即刻招來了大量反對聲音。
無奈之下,孝文帝做出讓步,“北京根基,帝業所基,南遷二記,猶有留住,懷本樂故,不能自遣,若未遷者,悉可聽其任停,按堵永業”。於是乎,拓跋鮮卑一分為二,形成南北兩大集團。即便孝文帝做出妥協,不強求所有人都南遷洛陽,但在他的心裡,留守平城的人儼然成了棄子。
孝文帝南遷後,給南遷的鮮卑貴族種種特權,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而北方“冥頑不靈”的貴族則北完全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隨後,孝文帝又引入漢人的門閥制度,改鮮卑姓氏為漢族姓氏,按照門閥姓氏來任免官員,在這次改革中,北方的遺老遺少被踢出貴族行列,成為庶姓,政治地位一落千丈。
六鎮起義與北魏滅亡前面說到,孝文帝改革,尤其是遷都洛陽後的改革措施,導致北魏統治階級的分化,身為北方舊貴族的六鎮軍士,不僅失去了超然的政治地位,還被人視為粗鄙的武人,得不到朝廷的關注和照顧,生活也漸漸失去了穩定的保障。
公元523年,北方的柔然南下擄掠,六鎮地區損失慘重,懷荒鎮和沃野鎮的軍民,在破六韓拔陵的帶領下,率先起義,其餘四鎮紛紛響應。然而此時的北魏朝廷,武備已經荒廢,沒有能力平定起義,於是向宿敵柔然求兵。北魏朝廷和柔然聯合之下,才得以擊敗破六韓拔陵,26萬六鎮軍民先後投降,被安置於冀、定、瀛三洲。
然而,歸降不九的六鎮起義軍,又在柔玄鎮、懷朔鎮鎮將的帶領下再次起義。沒有辦法的北魏朝廷,只能依靠地方豪強武裝進行平叛,其中以山西的爾朱榮部力量最為強大。爾朱榮成功平叛後,被任命為大都督,並、肆、汾、唐、恆、雲六州軍事。六鎮起義軍也在這時候劃分為兩部,大部投靠了爾朱榮,武川鎮人則逃向關中地區繼續鬥爭。
原本就是豪強的爾朱榮,又收穫六鎮降軍,成為北魏最大權臣。528年,胡太后設計毒殺孝明帝,冊立元釗為新帝,爾朱榮假借孝明帝旨意,攻入洛陽,在河陰(今河南孟津)溺死胡太后和元釗,隨後縱兵屠殺北魏文武官員上千人,洛陽城內的北魏皇室也被屠殺殆盡。
河陰之變,嗜殺成性爾朱榮為人們所不恥。531年,原投降爾朱榮高歡(懷朔鎮),收編六鎮餘部,推翻爾朱氏集團,擁護元修為帝,即孝武帝。然而高歡也不是什麼善類,孝武帝不甘心做傀儡,於534年從洛陽出逃至關中,投靠武川鎮的宇文泰。
宇文泰擁護孝武帝在重建魏朝,史稱西魏;同年,高歡,立元善見為孝靜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148年的北魏就此滅亡。
事實上,在孝文帝和宣武帝后,遷入中原的鮮卑貴族迅速腐敗,後宮專權,軍政荒廢,以至於從六鎮起義爆發到北魏滅亡,先後出現的以宇文泰為代表的六鎮、舊都等北方鮮卑部落鎮民;以爾朱榮、高歡為代表的鮮卑化的漢地士族,破六韓拔陵為代表的鮮卑化的少數民族這三股勢力,無論哪一方都是那時的北魏朝廷所無法控制的。
中央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導致地方勢力壯大,最終政權傾覆,這是卑微滅亡的根本原因。而孝文帝改革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弊端,但也有非常多的積極意義,將北魏的滅亡全部歸責與漢化改革不太妥當,只能說後繼的統治者,沒能革除改革帶來的消極影響,以至於千里之堤毀於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