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語525心語

    當下,追星族已經成了一個日漸龐大的群體,明星所到之處,粉絲們熱衷追蹤愛豆行程、爭相接機、為愛豆站臺、購買愛豆周邊產品。更有甚者,偷偷潛入愛豆家中,或是為了追星傾家蕩產… 如此瘋狂的追星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心理動機?心語分析如下:

    明星是“理想化自我”

    追星族大部分是青少年,青少年階段是自我認同的時期,開始獨立地思考和生活,對自己未來的人生角色充滿憧憬。他們急需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活生生的形象作為自我的代表。 而明星作為被“包裝”高度美化的形象,恰恰符合青少年的理想化人設。

    姣好的面容、個性化的裝扮、出眾的舉止或滿溢的才華…都是他們喜愛和豔羨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在明星身上投射了理想化的自我。 透過崇拜和靠近偶像,彌補自己個性或生活上的缺陷,這種渴求使他們保持了心理上的某種平衡,精神上得到滿足。

    “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也稱羊群行為(Herd Behavior)、從眾心理。

    人是具有從眾心理的,而偶像崇拜的另一個原因是來自同齡群體的壓力和影響。

    偶像崇拜可以成為很多中學生業餘生活中的重要話題——也就是他們之間最共同的語言之一。

    在這個獨特的圈子裡,青少年們與同齡人一起交流、欣賞和評價自己的偶像,使對此一無所知的成人無法加入。並且,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成人越是反對他們這樣做,他們就越發感到這樣做有價值。

    緊張生活的調劑

    沉重的學業負擔、激烈的考試競爭、父母“望子成龍”的期盼,使學生們感受到沉重的負荷。

    而同時,我們的學校和社會並沒有給他們提供相應完備的、適合於他們的娛樂活動。 因此在課餘閒暇,追星成為在精神上放鬆自己的有效途徑。追星,可以暫時卸去沉重的心理負擔。與其說他們在追星,不如說是在尋找壓力的宣洩。

    青春需要偶像毋庸置疑。

    與人分享讓大家都開心的話題既促進了人際交往,又帶來了彼此的愉悅體驗,何樂而不為呢?

    偶像的完美與魅力吸引著我們,虛擬親近的幻覺帶來無與倫比的快感。然而,終日沉溺於“迷幻”,形成強迫或過激行為,不願歸於真實,已經達到“痴迷”的追星行為就需要特別關注了。

    面對痴迷狀態的追星行為,家長該如何應對呢?步驟如下:

    不論孩子多麼痴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隨意詆譭該明星,這種詆譭會讓孩子的牴觸心理更為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家長的反對言語與行為都在孩子眼裡是惡意的。 可以蒐集一些該明星的相關報導,找到跟孩子的共同話題,搭建跟孩子溝通的橋樑才能讓孩子不再排斥,逐步接納你。 與孩子交流偶像相關內容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全面地看人看事,逐步揭開蒙在明星身上那層神秘的面紗。 引導孩子分辨理想與現實,讓孩子意識到,明星身上的光環是其職業所賦予的。在現實生活中,他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為了他的事業,他也有自己的艱辛、自己的努力與淚水。 有意讓孩子關注網路上對“腦殘粉”的一些負面報導,引導孩子思考"什麼樣的行為才是對自己所愛明星的支援"。 用該明星的優點與奮鬥精神去鼓勵孩子爭取自己的成功。孩子被激勵得關注自己的成功後,注意力什麼的自然會逐漸轉移,久而久之追星的痴迷自然就淡下來了。

  • 2 # 周梵

    有學員問我:我的孩子喜歡一件事情,他如痴如醉,如何分辨他是專注於愛好,還是上癮?

    “上癮”的本質是什麼?

    上癮和專注於一個健康的愛好,最大的區別就是“癮頭”,癮頭是獨立於個人意願的一種力量。“上癮”對於個人有著極強的拖拽力。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當你上癮的時候,你不做這件事,就老是惦記著,你做別的事情你也惦記著,而且你一旦做起來,想停都停不下來。

    但是健康的興趣愛好不是這樣的。一個很健康的興趣愛好,它是可以和生活其他領域很好地平衡的——比如你的睡眠,你和家人的時間,你的工作、學習等等它都是能夠平衡相處的。

    就拿孩子玩遊戲來說,當最初對遊戲的熱情過去,也就是假性上癮階段時,遊戲就會變成孩子的愛好,喜歡玩,閒暇時間的優先選擇,但會很好的和其他學習及生活內容平衡好。

    在對某事上癮之前,這個人已經在生活的很多方面感受到了挫敗感,無意義感,或者是失敗感。

    當他有這種感覺的時候,那個“癮”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讓他逃避和遺忘現實,填補空虛和無意義感。

    當他在其他的地方失敗的時候,他透過抽菸、喝酒或者是玩遊戲、玩手機,就能夠遺忘那個挫敗感,甚至在手機遊戲裡面,它還能夠獲得某種成就感。

    那些容易對某事上癮的孩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社交能力偏弱。

    偏孤獨一點的孩子,會比活潑開朗的孩子更容易對某事上癮,正是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沒有體驗到這種人和人之間交往所帶來的鮮活的互動,遊戲,交流,愛和感動,通常他們在家庭裡面也常常會體驗到被壓抑,被限制,被強迫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校園裡的泡桐樹這篇短文的構段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