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彩文藝
-
2 # 老穆說語文
在記敘文閱讀中,“抓文章主旨”主要考查學生“分析綜合”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根據題主所問,穆老師可以得知題主應該在初中階段,因為高中不叫“記敘文”,而是稱之為“文學類文字”。
在初中階段,記敘文所涉及的主旨比較簡單,一般有四大類:
(1)情感道德類
(2)勵志奮進類
(3)社會審視類
(4)人文哲理類
考生在答題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往這幾個方面去靠,去思考,對解題還是很有幫助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去抓記敘文的主旨呢?有何好的方法推薦?且聽穆老師為大家做詳細講解!
一【主旨的概念】
主旨就是作者在說明事物、闡述道理、反映生活時透過文章內容所表現出來的基本思想或觀點態度。
在文學作品中,一般稱為主題或主題思想。
二【抓記敘文主旨方法】
(1)看文章標題
(2)看作者、註釋
(3)看首尾段
(4)看關鍵詞、句、段
關鍵句:獨句段、過渡段
關鍵段:議論句、抒情句、判斷句
(5)看人、景、物(借形探旨)三【試題例舉】
老規矩,穆老師為大家列舉一道相關試題,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哦!
文章具體內容如下圖所示:試題及答案如下圖所示: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掌握了嗎?加油哦!
希望穆老師的回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3 # 指尖教育帝國
本人常年從事語文和作文教學,可以肯定地告訴你,記敘文閱讀是歷年學生考試拉開距離的地方。可以說,能做好記敘文閱讀,基本你的語文成績才有可能名列榜首。
記敘文閱讀提高的技巧在哪裡?
有且只有一點,那就是準確地抓住記敘文的文章主旨。
除了記敘文閱讀理解中的基礎知識部分和結構分析的題型外,其它的所有題型都是圍繞文章主旨來設定的。
比如:賞析這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
這就需要分析句子的修辭、句子的表達方式、以及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等方面,但最重要的是,這句話在文章中是怎樣表現文章主旨的。
再如:人物形象分析,更是直接從文章主旨入手。
另外,此文表達了作者什麼情感?或者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啟示?這種題其實就是問你文章的主旨是什麼,不過是換了種問法。
那麼,怎樣抓記敘文的主旨?
首先,要分清從記敘文內容的不同種類說起:
一、側重寫人的記敘文。
此類文,以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為主,重點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和作者對人物的情感。
分析寫人的記敘文要抓住人物描寫,分析人物性格,從而體會作者對人物的深刻真摯的情感。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透過寫父親在車站給兒子送行的情景,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兒子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二、側重寫事的記敘文。
此類文以敘述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為重點,表達此事給作者帶來的心靈或思想或情感上的觸動。如魯迅的《一件小事》透過寫車伕處理碰倒的一個老婦人經過,讓“我”內心受到觸動,覺得自己那樣渺小,而車伕是那樣偉大,並引發對人事和國事的思考。
像這類文章,最重要的要從事件中歸納,但歸納並不是無法可循。
(一)要看題目是不是蘊含文章主旨
(二)要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沒有點明中心的句子。
(三)要看每段的中心句,以及有重點表達意義的句子。
(四)要看文章的線索。
經過上面一系列的分析,文章主旨會自然顯露出來。
三、寫景和狀物的記敘文,比如寫景的朱自清的《春》和茅盾狀物的《白楊禮讚》
此類文章,無論是寫景還是狀物,都是為表達作者的情感服務的。要細細的體會在寫景中和狀物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寫景的多是借景抒情,要分清作者抒發的是思鄉之情,還是熱愛生活的感情。
特別是狀物的一般都是託物言志,借物喻人,找出物和人在精神上的共通點即可。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有些同學在做閱讀理解題時,讀一遍就提筆寫答案,這是很危險的,有可能你沒有理解文章的主旨,而偏離答案,所以一定要上下對照,並對照文章主題,再最後確定答案。
回覆列表
閱讀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如果沒有目的地讀,僅僅是想讀某一篇文章,沒有必要大費周章去琢磨文章的中心,只要知道這篇文章寫一件怎樣的事就可以。
如果是學生,特別是部分小學、初中生,對於記敘文閱讀感覺吃力,但閱讀所佔的分值比例也很高。因此,學會閱讀記敘文,體會文章主旨,也就是體會文章中心,這很有必要。
如何抓住文章中心?一、看標題。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從標題我們可以看出大體的資訊。比如《記金華的雙龍洞》我們就可以看出是一篇遊記,《送傘》我們可以看出“送傘”是這篇文章的核心。
二、快速瀏覽。在考試中,要學會快速閱讀,某些內容可以走馬觀花地看,這樣利於節省時間。
三、精讀。
把記敘文的三大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弄清楚,事件的開始、經過、結果梳理好。
四、歸納主旨(文章中心)
在略讀和精讀的基礎上,大體明白這篇文章講什麼,就可以來抓取文章主旨了。
一般小學的閱讀題,開頭和尾段往往揭示中心,表達作者的觀點。初中的話,難度要提高,要經過多層次的思考和辨析。
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問題來參考:這篇文章透過寫在什麼時候?誰和誰發生了一件怎樣的事?從這件事中,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或經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