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洛水清風
-
2 # 萬商網路科技小吳
現在過年真的沒意思,一點年味都沒有了,可能過年吃的好吃的,平時也都能吃的到吧,現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像以前
-
3 # 夜色釣手
深有體會。以前過年可以穿新衣服,放鞭炮,收紅包,走親訪友,看望老人,聯絡的是比較真誠質譜的感情。現在而言,過年更多的是胡吃海喝,吹牛扯皮,賭博。因為物質基礎比較充足,所以大家有了更多可以玩的,所以很少陪父母,親人談心聊天。從另一方面來講,很多人揹負了太多的壓力,就算是過年,也不可能完全的放鬆吧,所以何談快樂。我聽到關於過年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過年回家又得花多少錢”有句話說的比較好,“小時候一根麻辣條帶來的快樂,現在用錢不一定能買到”!
-
4 # 老漁破船
少了些過去形形色色的年味,只是在吃過初一一大早的餃子後開始人來人往的拜年聲中感到了過年,零落的鞭聲裡還能重溫除夕的味道
-
5 # 熊媽熊娃
生活水平提高
1、紅包
過去過年過節孩子們走遍了親戚才能掙來為數不多的幾個紅包,現在手機軟體發紅包基本天天都有,大家的期待值降低了。
2、年夜飯
過去的年夜飯是大魚大肉,恨不能把一年沒吃到過的好東西都在這一頓個吃了。現在有了外賣,商家也是各種優惠,工作生活節奏加快,一天三頓裡有一頓能老實在家吃就不錯了,誰還會在乎年夜飯這頓裡的年味。
3、衣服
大家現在很少有攢夠了錢去買一件過年新衣的習慣了,平時基本看上了喜歡的就會收入囊中。過年的衣服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4、過年方式
很多人過年選擇外出旅遊,少了七大姑八大姨的親切慰問,也就沒什麼年味了。
5、鞭炮
雖然不喜歡鞭炮,但我記得小時候窗外有了春晚尾聲的炮響才是真的過年,現在基本沒了。不過這是為了安全,挺好的。
6、烤火爐
小時候過年沒暖氣,一群人圍在一起烤火爐,順便烤點花生、饅頭,現在不行了。但當年這不就是一個樂呵嘛!
7、敲冰掛
我還記得以前平房的屋簷上好多冰掛,每次過年吃了早飯跟著爸媽走路去公園的路上,都會撿個樹枝敲冰掛,現在的城市裡想也別想了。
8、零食
小時候可樂、雪碧、小浣熊乾脆面、巧克力糖都算稀罕物,要求爸媽好多天、考了很好的成績才能買,然後在過年才能放開了吃喝。現在有部手機,點點手指就能輕鬆得到好多箱零食。
-
6 # 好好笑1997
是的。在新時代的洗涮下,以前的新年氣氛好像慢慢褪去了。
記得以前,我家在農村,每到過年準會吵著讓爸媽買上鞭炮,便和弟弟兩個人放了起,滿大街到處亂跑,在十三四歲之前,都是如此,不知多開心。
而如今,人手一部手機,人們的年味似乎都集中到了手機上去。就比如,微信各種搶紅包,那種開心跟實質的包紅包又有著不同的感受,以前拿到了漂亮的紅包袋子,過了年後還會用來繼續存著壓歲錢,都不捨的扔的,那種感覺是電子紅包所不能帶來的,電子紅包給我更多的感覺像是一種快速消費品,隨手而得的喜悅,就連平時都能收到的紅包,自然而然便沒有過年時才能收到的紙質紅包來的更有感覺些。
-
7 # 青龍學士
這實際講的是“年味"。說年味大致可從物質層面、精神層面和走親訪友體感愉悅度來品味。從物質上說主要是貧乏與富裕的截然不同的感受。小時家裡平時能吃飽飯就是不錯的,就盼著過年過節有點好吃的。記憶中這些“好“吃的東西特別的有滋味,而同樣的東西現在是家常便飯了,吃起來怎麼也沒有那個時候的味道好。這就是俗說的"飢不擇食,飽而乏味"之理所在吧。
精神層面的“套餐“應該說比以前豐富多了,但享用時就象是圈養的雞沒有山村裡的土雞那樣味道鮮美香純。由於精神層面感受的變化,也就直接稀釋了走親訪友的年味,讓我們感受沒有以前那麼味濃了。
應該說,這些變化是社會進步的結果。"飽而乏味”嗎!但同時也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與之適應的要求。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歷史條件下、社會精神文明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讓年味濃郁如初之有效之舉。
-
8 # 平淡人生一帆順
如今世道翻了邊,家家戶戶不差錢,不愁住來不愁用,不缺吃來不缺穿。春節雖然還是過,氣氛卻是少了點。大大小小手機捧,低頭沉浸在裡面。摸麻打牌更成瘋,小賭大賭坐桌前,什麼名堂都搞絕,樂在其中有怡然。
親戚走動見個面,隨隨便便寒個喧,之後各自忙各的,不再多談說閒言,只有聚餐才熱鬧,大多又是本事顯。富的多是被追捧,窮的只能腦殼蔫。
時代變化真的大,習慣也在悄悄變,保持平常好心態,莫怨人來莫怨天,掃好門前自家雪,順應潮流享自然。
-
9 # 圓夢三農
而等到成家立業過年成了一種負擔,過年成為了一種應付,大家都過年了總不能呆在外面。過年也是一種村民相互攀比的日子,閒談離不開幾個話題:工資多少?找女朋友了嗎?結婚了嗎?買房了嗎?等等。無形中是一種非常大的壓力,所以越來越多人覺得過年沒意思。
在此倡議大家我們要過一個輕鬆祥和的年,不問對方工資多少,不問人家的私人生活,朋友結婚隨個心意就可以了,沒必要搞的大家壓力那麼大。
2019年祝大家,豬年快樂,一馬當先,龍騰虎躍!
-
10 # 水滿自溢
過去生活困難,生活質量差,吃上頓著急下頓。只有在過節的時候穿新衣服,吃好東西,所以盼著過年,年味十足。現在生活好了,生活質量高了,有錢天天都是節。再加上現實社會,一切向錢看。所以年味兒淡陌,哪裡是在過年,就是在過錢。
回覆列表
很多人都說,春晚沒有以前那麼有意思。究竟是春晚的觀賞度在下降,還是人們的欣賞水平在提高?我感覺兩者都多少有些 ,但最主要是以下三點造成。
一:網路的普及。過去因為資訊閉塞,人們平時很少能看到一臺大型完整的娛樂節目,記得我們小時候,一個村就幾臺黑白電視機,一到三十晚上,看春晚的擠得人山人海。現在則不同了,電腦手機都成為日常用品,裡面歌曲、小品、相聲應有盡有,平時閒著沒事,誰不開啟欣賞一下!所謂見慣不怪,一年一度的春晚無形中就失去吸引力。
二:青黃不接。過去的春晚有馬季、陳佩斯、趙本山、趙麗蓉這些藝術大師精彩的表演,有趙忠祥、倪萍、周濤、董卿這些知名的主持人傾情主持,再加上港臺歌星的助唱,可謂是人才濟濟,精彩紛呈,讓觀眾大飽眼福、耳福。現在則不同,隨著這些大師們的離開,以及央視主持人的新老交替。春晚舞臺的那些新面孔,他們的表演水平再也達不到哪個高度了,觀眾自然就不認可,自然會覺得索然無味。
三: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過去央視春晚是一家獨大,後來,隨著各地方臺興起辦春晚,讓觀眾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尤其東方衛視、湖南衛視的春晚別具一格,很有吸引力。很多人看了地方臺的春晚後,在反觀央視春晚,就會感覺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央視春晚沒意思的想法就會油然而生。
一花獨放不是春天,百花齊放才能春色滿園。正是有了各地方臺與央視春晚的競爭,才是觀眾大開眼界,大飽眼福。央視春晚凝結了導演、演員、工作人員的辛勤汗水,稱得上一份最有品味的年夜大餐。不是央視春晚越來越沒意思,是因為觀眾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從一個側面,也反應了社會的進步,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