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覺有道周村驗配中心

    北韓bai使用明朝年號的問題是個假象。真相是分幾個階du段:

    第一階zhi段是1641年之前,北韓雖然被清朝擊敗而dao歸附,但依然不願意寫清朝年號而是用干支紀年,期間發生了兩次沈獄事件,即北韓官員到瀋陽見皇太極,沒有使用清朝年號,因而被清朝下獄。

    第二階段是1641年起,由於前述事件的影響,以及明朝的滅亡,北韓下令嚴格遵守使用清朝年號。如1645年下令,承政院疏章不書清年號者不得捧入。

    第三階段是多爾袞死後,順治康熙掌政,特別是康熙親政後對北韓的限制減少,北韓在前述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允許極少數高官大儒在特殊的情況下可以不使用清朝年號,而以干支紀年代替,這種允許被視為極大的恩典賞賜。

    期間最有名的事件就是1704年,明亡60週年,北韓於當初紀念明朝援朝抗日的大報壇祭奠萬曆皇帝跟崇禎皇帝,特意不寫清朝年號,而寫干支紀年。但祭奠剛結束就立即燒燬相關文書,怕被清朝知道。

    第四階段是乾隆登基之後,由於此時清朝對明朝已經不如之前那麼在意,自己也拜祭孝陵(朱元璋),整修明朝十三陵等,所以北韓也跟風開始放鬆,先是舉辦忠良科科舉,應試者限定為明人後裔或北韓人而於丁卯、丙子兩役與滿清作戰身亡者的後裔,允許這些人中舉紅牌可以不寫清年號而寫干支紀年。後來又擴大到一切忠良之後。由此,北韓民間不使用清年號而使用干支紀年成為潮流。

    同時,北韓對寫有明朝年號的事物視為古董珍重收藏,譬如北韓國王1756年得到13個寫有明朝年號的馬牌(馬牌即古代傳遞的驛馬的身份證明),特別收藏於尚瑞院馬牌櫃。(後來還成為文物古蹟上了南韓的郵票)

    第五階段是乾隆晚期之後(1800年之後),北韓除了官方文書依然嚴格使用清朝年號之外,對於臣民用干支紀年代替清朝年號不再限制,而如果是普通平民,那即使使用雙年號(明清兩個年號)也睜眼閉眼不去管了。這個時候的清朝也不怎麼管北韓了。

    所以,事實上說北韓使用明朝年號是個假象,真相是北韓官方一直使用清朝年號,民間不喜歡使用清朝年號,但也沒有使用明朝年號,而是使用干支紀年,因此從壬辰倭亂到甲午戰爭,與北韓相關的很多歷史事件,連我們都習慣於使用干支紀年。(對比一下日本的應仁之亂、中國的同治回變等等,更多使用的是年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莫玄羽為什麼要獻舍夷陵老祖魏無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