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930081020016

    養心殿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在《明宮史》中能找到養心殿的最早記載。但其中只描述了殿名、方位和佈局,卻並未談及功能,只知道包含膳房和司禮監秉筆太監的值房,偶爾還在南邊的無樑殿煉仙丹。但自嘉靖到崇禎,並沒有哪一位皇帝真正在養心殿久住過。

    到了清康熙年間,養心殿也不是皇帝的正寢,反而是宮廷造辦處所在地,也就是一座手工作坊。畫匠、雕刻匠、油漆匠、漆畫匠、木匠、金匠、銅匠、裱糊匠等都在此處工作。

    1722年冬天,康熙皇帝駕崩。按照清朝的規矩,皇帝賓天,梓宮都要在乾清宮奉安一段時間,並舉行祭奠。

    而此時的新皇帝雍正在27 天喪期結束後,仍居住在養心殿內,遲遲不肯搬入正寢乾清宮。有種說法認為,雍正得位不正,怕父親康熙帝靈魂回來,所以不敢繼續住在乾清宮。當然,這種說法沒有歷史依據。

    事實上,雍正把寢宮搬到養心殿是一種勤政的表現。對於工作強度遠高於明朝時的清朝皇帝來說,養心殿的生活的確高效許多。

    養心殿在雍正年間重修,作“工”字形建築。它位於內廷區南緣西側,北與西六宮相連,南側緊鄰御膳房、庫房,東面隔街就是通往乾清宮的月華門,向南出內右門就是橫貫紫禁城東西的乾清門外橫街。與前朝、慈寧宮和後來建設的寧壽宮緊密聯通,來去方便。

    而將乾清宮做正寢時,皇帝起居在 1400㎡的大殿中,日常活動還要和 10000㎡廊院中的諸多房間發生聯絡。

    但養心殿的院落佈局就十分緊湊,這個工字殿總面積 僅620㎡。養心殿前殿是一座複雜的起居室,後殿則相當於我們現代人住的大兩居。後殿中間是30 多㎡的中廳,兩側各有一組60 多㎡帶有淨房的套間臥室,這極大地提高了辦公效率。可以看出來雍正皇帝是一個勤政、務實的皇帝。

    另外,雍正入住當時陳設樸素的養心殿,也是想為天下人做表率。養心殿算不上豪華,大多數房間的牆面都是用紙裱糊,乾隆時期的旨意甚至提到“(養心殿)後殿五間頂槅不必糊蠟花紙,糊平常白紙。”

    自雍正居住養心殿後,這裡就一直作為清代皇帝的寢宮,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為一組集召見群臣、處理政務、皇帝讀書、學習及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築群。

    因此,從雍正開始一直到溥儀出宮,清代共有八位皇帝先後在養心殿內居住、打理朝政。這裡仿若一座歷史舞臺,上演了無數驚心動魄的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防水助聽器是最貴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