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天講歷史

    首先來說說四戰之地,四戰之地指的是邯鄲城,典出《東周列國志》,原文是這樣說的:

    武靈王自念趙國北邊於燕,東邊於胡,西邊於林胡樓煩,與趙為鄰,而秦只一河之隔,居四戰之地,恐日就微弱。

    其實後來就是指四面平坦,無險可守,四面鄰敵,容易收到攻擊的地方,而中原就是屬於這種地方。

    那麼歷史上中原到底指的是哪一片區域呢?歷史上的中原,包括了現在的河南,以及山西、河北、山東、安徽的一部分,這些區域共同組成了歷史上所說的中原地區。

    從地圖上看中原地區的確是會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但是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會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呢?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在唐朝以前,確切的說實在秦漢時期,流傳的一句話是“得關中者得天下”,因為關中這個地區由於其特殊的地理形勢,易守難攻,只要守住幾個重要關口就能夠高枕無憂,再加上關中是最早的糧食主要產區,後勤也是有保障的,所以說會有“得關中者得天下”的說法。

    但是到了東漢末年,天下動盪,關中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再之後又是五胡亂華,關中又多次遭到摧殘,同時也因為關中地區的氣候變化,關中逐漸不再是原本的天府之國,所以關中地區的地位越來越低,戰略中心逐漸東移成了不可阻擋的趨勢,於是後來開始有了“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

    那麼為什麼會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呢?原因有三。

    第一,解決了作戰半徑的問題

    古代受限於交通運輸的限制,作戰半徑是有限的,如果地處過偏,總會受到影響,而中原地區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可以從中原地區征服四方,到哪裡作戰都不會太遠。

    第二,人口集中

    中原地區是中國古代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人口在古代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而中原南方的江南地區雖然富庶,但是水網密集,也處於丘陵地帶,人口一樣不如中原地區集中,所以在古代誰佔領了中原,就相當於有了整個中國最大的兵源地,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第三,經濟富足

    其實經濟富足並不足以成為中原地區重要的最重要原因,僅僅只能算是原因之一,因為在宋朝自己宋朝以後江南的財富就已經遠遠超過中原地區了,而且在後世的朝代很多時候中原地區的經濟也是一定程度上依賴南方的財富的。

    但是即便如此,中原地區依舊是相對比較富庶的地區,因為中原產糧,在古代打仗的話打的就是人和糧食,所以佔據一個產糧區的戰略意義是極為重大的。

    綜合以上原因,所以才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這個說法,儘管處於四戰之地,但是其戰略意義早就已經蓋過了這個缺點。

  • 2 # 烈火柔魂ZL

    得中原著得天下是個偽命題,準確的說是得西安者和得北京者得天下。論證:歷史上大一統朝代周秦漢隋唐定都首選西安放棄河南就可以證明一切,長安自古帝王都,西安是龍興之地,周武王漢高祖秦始皇隋文帝唐高祖都是以西安為政治軍事中心逐步完成統一全國成就帝業,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統治全國。真正得中原著得天下的大一統朝代僅有東漢和西晉兩個,其它的都是割據政權和短命王朝,就算得了中原也未曾得下,所以說得中原著得天下這句話不成立,只不過是某些人靠著這句話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罷了,經不起推敲。中國四大古歷史上影響力以及累計建都時間分別為:西安(1077年)、北京(903年)、洛陽(885年)、南京(450年)。大一統朝代如下:

    西安:西周、秦、西漢、隋、唐

    北京:元、明、清

    洛陽:東漢、西晉

    南京:明初34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考到底有多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