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易天祐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他們又教會人們做槳、做船,訓練牛馬搞運輸;教人們將山洞、茅草棚、樹巢改建為宮室,以防風雨;屋前安上一層層門,以防猛獸;夜裡派人敲梆打更,以防盜賊。還教人們製作石臼、杵棒、棺槨,發明文字,建立書契制度(見《周易繫辭·包羲氏》)……於是,人們開始產生了一種朦朦朧朧的“幸福”感,並紛紛用一個象形符號“富”、或“畐”記載下來,告知別人,以表自己“吃得飽,有房住”。這個“畐”字,為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或房門,“田”象腹部之形,中間的“十”符表示充滿之意,即“畐”有腹滿義,含有富的意思。所以《禮記·郊特牲》雲:“富也者,福也。”東漢劉熙的《釋名·釋言語》說;“福者,富也,其中多品好富者也。”“畐”字意為“富”,“富者即為福”,“福”、“富”互訓,以明家富則有福。
“富者安居宮室,長於飲饌,斯為有福之徵。至神賜之福,尤為亙語,故字亦從示作。”(徐復《釋“畐”“爻”二字之語源》)這又把福的含義推進了一步:“福”,不僅是要“有食吃”、“有房住”,還要有“神賜”——神靈保祐,字的結構也變為形聲,聲部亦兼表字意。故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對“福”字又作了較全的註釋:“畐,滿也,從高省,高厚之形,讀若伏”;“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這已是階級社會人們對福義的理解與感受了。“福”字的定型,同時使福義內涵提升到了“物質和精神”並重的兩個方面。而真正把這一福義的演繹推向高峰的,則要算近代康熙的“天下第一福”了!
康熙12年(公元1673年),將至60大壽的孝莊太后突染沉痾,太醫束手無策。百般無奈之時,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請福祝壽之說,遂決定為祖請福續壽。在沐浴齋戒三天之後,一氣呵成了一個行書“福”字,並鈐上“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取意“鴻運當頭,福心高照,鎮天下所有妖邪。”這個“福”字,與上古“一人有其田,不愁吃和穿”,民間稱作“衣祿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其間包括了“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五個漢字,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又由於其中的“田”部左、下均未封口,寓意“鴻福無邊”、“無邊之福”。還因其字形窄而狹長,窄即瘦,“瘦”音諧“壽”,故又稱此字為“長壽之福”、“福壽合一”。孝莊太后得此御“福”,自然萬分高興,稱其為“福之本源”,自此百病全消,一直活到75歲,方才長壽善終。於是,康熙此字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福”,至今仍為國家級珍藏的重點保護文物,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中的一件瑰寶。
康熙御“福”及其行動,體現並充實了《書·洪範》關於“福”字一壽二富三康寧四修好德五考終命的“五福”含義,進一步影響了後人崇福、想福、求福、追福、盼福、愛福、貼福的人文風氣。過去曾說遠古時代民間門窗上貼“福”字是用以驅趕姜子牙說的“窮神”;明朝貼“福”字是為了不讓朱元璋派軍士亂抓人、保家平安;清朝恭親王時人們倒貼“福”字是為挪揄福晉。這些文化現象都可以說是不得已的被動之舉。而康熙的行為卻引起了人們對“福”字文化的研究興趣,成為把“福壽”相系、以“福”求“壽”的典型。從此,福字的造型不斷創新,福的文化內涵不斷豐富和發展。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易天祐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他們又教會人們做槳、做船,訓練牛馬搞運輸;教人們將山洞、茅草棚、樹巢改建為宮室,以防風雨;屋前安上一層層門,以防猛獸;夜裡派人敲梆打更,以防盜賊。還教人們製作石臼、杵棒、棺槨,發明文字,建立書契制度(見《周易繫辭·包羲氏》)……於是,人們開始產生了一種朦朦朧朧的“幸福”感,並紛紛用一個象形符號“富”、或“畐”記載下來,告知別人,以表自己“吃得飽,有房住”。這個“畐”字,為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或房門,“田”象腹部之形,中間的“十”符表示充滿之意,即“畐”有腹滿義,含有富的意思。所以《禮記·郊特牲》雲:“富也者,福也。”東漢劉熙的《釋名·釋言語》說;“福者,富也,其中多品好富者也。”“畐”字意為“富”,“富者即為福”,“福”、“富”互訓,以明家富則有福。
“富者安居宮室,長於飲饌,斯為有福之徵。至神賜之福,尤為亙語,故字亦從示作。”(徐復《釋“畐”“爻”二字之語源》)這又把福的含義推進了一步:“福”,不僅是要“有食吃”、“有房住”,還要有“神賜”——神靈保祐,字的結構也變為形聲,聲部亦兼表字意。故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對“福”字又作了較全的註釋:“畐,滿也,從高省,高厚之形,讀若伏”;“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這已是階級社會人們對福義的理解與感受了。“福”字的定型,同時使福義內涵提升到了“物質和精神”並重的兩個方面。而真正把這一福義的演繹推向高峰的,則要算近代康熙的“天下第一福”了!
康熙12年(公元1673年),將至60大壽的孝莊太后突染沉痾,太醫束手無策。百般無奈之時,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請福祝壽之說,遂決定為祖請福續壽。在沐浴齋戒三天之後,一氣呵成了一個行書“福”字,並鈐上“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取意“鴻運當頭,福心高照,鎮天下所有妖邪。”這個“福”字,與上古“一人有其田,不愁吃和穿”,民間稱作“衣祿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其間包括了“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五個漢字,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又由於其中的“田”部左、下均未封口,寓意“鴻福無邊”、“無邊之福”。還因其字形窄而狹長,窄即瘦,“瘦”音諧“壽”,故又稱此字為“長壽之福”、“福壽合一”。孝莊太后得此御“福”,自然萬分高興,稱其為“福之本源”,自此百病全消,一直活到75歲,方才長壽善終。於是,康熙此字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福”,至今仍為國家級珍藏的重點保護文物,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中的一件瑰寶。
康熙御“福”及其行動,體現並充實了《書·洪範》關於“福”字一壽二富三康寧四修好德五考終命的“五福”含義,進一步影響了後人崇福、想福、求福、追福、盼福、愛福、貼福的人文風氣。過去曾說遠古時代民間門窗上貼“福”字是用以驅趕姜子牙說的“窮神”;明朝貼“福”字是為了不讓朱元璋派軍士亂抓人、保家平安;清朝恭親王時人們倒貼“福”字是為挪揄福晉。這些文化現象都可以說是不得已的被動之舉。而康熙的行為卻引起了人們對“福”字文化的研究興趣,成為把“福壽”相系、以“福”求“壽”的典型。從此,福字的造型不斷創新,福的文化內涵不斷豐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