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八號這一天,五鼓盡的時候(時間詞,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解開船隻,過下牢關。夾江的千山萬壑,有群峰競起的,有一枝獨秀的,有崩裂欲壓,有高危欲墜的,有橫著裂開的,有豎著的(不知道什麼意思),有凸起的,有低陷的,有縫隙的,奇形怪狀描述不盡。
初冬的天氣,草木都蒼翠不謝。向西看去,重疊的山峰像門,長江從山間出來,這就是下牢溪。歐陽文忠公(歐陽修)有《下牢津》的詩這麼說:“入峽山漸曲,轉灘山更多。”說的就是這個。
原文:
八日,五鼓盡,解船,過下牢關。夾江千峰萬嶂:有競起者,有獨拔者,有崩欲壓者,有危欲墜者,有橫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窪者,有罅者,奇怪不可盡狀。
初冬,草木皆青蒼不調,西望重山如闕,江出其間,則所謂下牢溪也。歐陽文忠公有《下牢津》詩云:“入峽山漸曲,轉灘山更多。”即此也。
此文出自南宋·陸游《入蜀記》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入蜀記》是南宋陸游入蜀途中的日記,共六卷,是中國第一部長篇遊記。《入蜀記》將日常旅行生活、自然人文景觀、世情風俗、軍事政治、詩文掌故、文史考辨、旅遊審美、沿革興廢錯綜成篇,評古論今,夾敘夾議,卓見迭出,寄慨遙深。
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70)末,作者由山陰(今浙江紹興)赴任夔州(今重慶奉節一帶)通判(知州的佐理官)。五月十八日晚起程,乘船由運河、長江水路前往,歷時160天,五個多月,經今浙、蘇、皖、贛、鄂、渝六省市,於十月二十七日早晨到達夔州任所。
路上寫每日經歷(很少幾天只記日期而沒有記事),記一天經過什麼地方,遊歷或舟中所見,會見什麼人等。較多的是寫景物,寫觀感,間或考證古聞舊事。
《入蜀記》是中國第一部長篇遊記。中國遊記雖多,但多為短篇。《入蜀記》由陸游在入蜀途中創作的日記組成,全作雖不足四萬字,但在古代確已是長篇。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
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翻譯:
八號這一天,五鼓盡的時候(時間詞,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解開船隻,過下牢關。夾江的千山萬壑,有群峰競起的,有一枝獨秀的,有崩裂欲壓,有高危欲墜的,有橫著裂開的,有豎著的(不知道什麼意思),有凸起的,有低陷的,有縫隙的,奇形怪狀描述不盡。
初冬的天氣,草木都蒼翠不謝。向西看去,重疊的山峰像門,長江從山間出來,這就是下牢溪。歐陽文忠公(歐陽修)有《下牢津》的詩這麼說:“入峽山漸曲,轉灘山更多。”說的就是這個。
原文:
八日,五鼓盡,解船,過下牢關。夾江千峰萬嶂:有競起者,有獨拔者,有崩欲壓者,有危欲墜者,有橫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窪者,有罅者,奇怪不可盡狀。
初冬,草木皆青蒼不調,西望重山如闕,江出其間,則所謂下牢溪也。歐陽文忠公有《下牢津》詩云:“入峽山漸曲,轉灘山更多。”即此也。
此文出自南宋·陸游《入蜀記》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入蜀記》是南宋陸游入蜀途中的日記,共六卷,是中國第一部長篇遊記。《入蜀記》將日常旅行生活、自然人文景觀、世情風俗、軍事政治、詩文掌故、文史考辨、旅遊審美、沿革興廢錯綜成篇,評古論今,夾敘夾議,卓見迭出,寄慨遙深。
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70)末,作者由山陰(今浙江紹興)赴任夔州(今重慶奉節一帶)通判(知州的佐理官)。五月十八日晚起程,乘船由運河、長江水路前往,歷時160天,五個多月,經今浙、蘇、皖、贛、鄂、渝六省市,於十月二十七日早晨到達夔州任所。
路上寫每日經歷(很少幾天只記日期而沒有記事),記一天經過什麼地方,遊歷或舟中所見,會見什麼人等。較多的是寫景物,寫觀感,間或考證古聞舊事。
《入蜀記》是中國第一部長篇遊記。中國遊記雖多,但多為短篇。《入蜀記》由陸游在入蜀途中創作的日記組成,全作雖不足四萬字,但在古代確已是長篇。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
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