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言而有物

    老坑石的特點:

    一般來說,老坑石質地瑩潤,細膩光澤,玉德金聲,呵氣生雲,貯水不涸等,並富含雲母石英等成分。一般人認為,只要是老坑石,石質都很好,這樣理解當然不妥,老坑石材當中也並非全是優質石材,其中由於石層不同不乏枯松粗劣石質夾雜其間。有些老坑的子料由於在水中沖刷浸泡時間久遠,在石表產生一些類似珍珠貝殼樣的特殊光澤,尤其溫潤可愛,敲擊則發木聲。

    從具體坑口去理解新、老坑:

    龍尾石的開採頗早,從有關史料來看,為唐代開元年間中葉,迄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在這一千二百多年裡,先後在龍尾山開發了不少硯坑。而這些硯坑主要在硯山村周圍和濟溪村附近,每個硯坑都有著自己的名稱,如眉子坑、裡山羅紋坑、羅紋坑、樟樹背、橋頭坑、水舷坑、水嶡坑、溪頭坑、葉九坑、金星坑、濟源坑、碧裡坑、緊足坑、荘基坑、外荘坑等。歙硯中名貴美妙的眉紋、金星、金暈、羅紋,魚子、龍鱗、玉帶、廟前青、廟前紅等,就出自以上硯坑之中。如果,人為地去把這些所有坑口區分為老坑和新坑,然後,言辭之間都透露著“老坑為優,新坑為次”,這種做法我們是不贊成的。我們會傾向於直接以坑口具體的名字去定義每個坑口,然後,根據具體的石品來區分石質的優劣。

    按時間順序去理解新、老坑:

    在龍尾山,唐代開發硯坑為眉子坑、裡山羅紋坑、羅紋坑。宋代開發的硯坑有水舷坑、樟樹(也可能是唐朝,具體有待考證)、橋頭坑、水嶡坑、溪頭坑、葉九坑、金星坑、濟源坑、碧裡坑和馿坑等。元代開發的硯坑是緊足坑、荘基坑、外荘坑。明清乃至民國時期,沒有開發新的硯坑,只是在舊坑中續採。解放後,在恢復龍尾石的開採時,也是在舊坑遺址處進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基礎設施如何補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