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無聲8685

    家人,親人都勸解過無數次,現在就好一點點,她總是認為這樣是對的?總是認為這樣的付出是對的!有沒有什麼辦法改變,比如讓她看看什麼書,或者什麼影片一類的?跪求大佬們了

  • 2 # 舒心心理

    那是一個完美好孩子的行為。樣樣要做好,甘願付出。

    類似人格特點已經比較絕版,歷史長河裡也只是少有的楷模,例如雷鋒,焦裕祿等,他們的形象曾是七八十年代社會極度禮讚的物件,他們的精神永遠只為外界付出顯示真善美的標誌,並萬古長青,如此真誠為他人的思想境界正如魯迅筆下所言“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一樣重如泰山地崇高,真正的名垂青史。

    一個人的行為基本反映的是心理過程,從感知覺外界事物開始,形成表象記憶,透過知覺中存在的言辭釋義功能,以及自己習慣的思維方式組建產生屬於自己的觀念內容,在生活當下意識範圍中,經自己的需要,情感等注意物件選擇,最終形成主體對客體的比較外顯的行為反映方式,同時也會引發外界的評價反映,產生人際互動。

    主體在經常的特定處境中的反映方式及狀態,常常被稱為人格特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點。人格的形成與心理過程基本可以說是相符相成的,沒有習慣的心理過程積累,也不可能形成人格。

    回到問題的陳述,問題中的親人因傳銷變成一個樣樣好的熱心人,對觀察者以往與現在的差異比較來說,有詫異很正常,沒有人會輕易接受一個幾十年習慣突然改變的言行,人們基本會問些究竟根源。

    從精神分析角度,親人三十歲突然的改變,可以感受她可能潛意識非常樂意做個好人,她會認為這些態度和行為非常美好。若她內心只是這種單純的概念,她會為此感到快樂,她並不會在意他人的眼睛與評價,人生路,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若那只是她全然的幸福,家人支援她無妨。若能恰當指引她相關安全,防範,還有肯定自己的適宜保留,對她以後的發展也是良好的支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古人寫的字是“千人千面”,但是現在有些人寫的字是“千人一面”,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