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852944140293

    今天的中國社會結構變化實在太大了,其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從農耕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隨著城市化程度的加快,人員流動加劇,一個人的祖籍、出生地、生長地、工作地都不一樣很正常。許多人對自己父親、祖父生長的“祖籍地”毫無印象,一輩子也回去不了幾次。而“籍貫”的定義也變得潦草,過世已半年的作家史鐵生曾寫道:“常要在各種表格上填寫籍貫,有時候我寫北京,有時候寫河北涿州。寫北京,因為我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大約死也不會死在別處去了。寫涿州,則因為我從小被告知那是我的老家,我的父母及祖上若干輩人都曾在那兒生活。”顯然,在今天的社會大背景下,祖籍的重要性遠不如古代,而一個人的出生地和成長地可能對其影響更為巨大。

    如此說,並不能完全否定祖籍地對一個人尤其是第二代移民的影響力。以網壇“一姐”李娜前乒壇一姐鄧亞萍為例,李娜的祖籍是湖南新化,鄧亞萍的祖籍是湖南新寧,這兩個縣在明清時期都屬於寶慶府,即今天的邵陽。那個地方自古民風強悍,多堅韌執著、永不服輸的人,當地居民被稱為“寶古佬”。不能不說鄧亞萍、李娜身上遺留著“寶古佬”的氣質,這種氣質或許是因其父母言傳身教而得之。但是,如果再設想一下,鄧亞萍和李娜不是生長在鄭州、武漢兩大省會城市,因為其父母的職業和體育相關,從小有較好的條件來從事乒乓球、網球專業訓練,就算她倆那種不服輸的“寶古佬”氣質再濃,恐怕也難有後來的成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慢慢地”相似的詞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