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英武
-
2 # 超然視野
從沙特石油儲備基地被襲擊的結果來看,的確有這種可能,沙特方面雖然有一定的損失,其出口石油總量日均跌幅近五成,但這種損失並不會持續太久,在因襲擊後油價漲幅補充利潤來看,與這種短期的損失相比,要豐厚的多!
同時,石油貿易不簡單是生產石油和出口石油那麼簡單,這其中還有石油定價權這個關鍵的因素,而掌握石油價格控制權,掌握在以美元計價的國際石油期貨中,而全世界參與石油期貨最為活躍的資本,莫過於美國的對沖基金和中東的主權國家基金!
若政治行為配合對沖資本,在本次因沙特儲油設施被襲擊帶來的油價飆升,對沖資本可以說收益匪淺,甚至可以說獲益良多!
同時沙特與美國同屬於石油出口大國,拋開石油美元之外和國際對沖基金的收益,美國和沙特在本次因沙特儲油設施遇襲,而導致石油價格飆升中,也是獲益良多的一方!
當然俄羅斯雖然也是同級別的石油出口國家,但俄羅斯並不具備期貨對沖上的話語權,兩廂對比,美國和沙特在這次襲擊事件中收益明顯的超過俄羅斯。
更為重要的是,這次事件讓美國重新掌握中東地區的主動權,在北約法國峰會期間,伊朗外長扎裡夫突訪法國,在美伊問題上爭取了主動權,一輪由法國斡旋的美伊會談正在醞釀,但作為美伊衝突中的重要的一方,以及美國對中東地區乃至全球的掌控能力,很明顯美國有點被動,借本次事件重新掌握主動權,並將責任推給伊朗,也算是給法國一個體面的下臺機會!
反觀伊朗,在法國的斡旋下,正在謀求與美國的高層會談,國內受美國的經濟封鎖,已經苦不堪言,此時高調的支援葉門胡賽武裝,這麼有爆炸性的襲擊沙特,豈不是重新將自己逼回被動的地步,還會讓歐洲的德法處境尷尬!完全是得不償失!
因此不排除美國與沙特故意為之,問題的真實內幕或許更加複雜!
目前來看,沙特最大石油公司被胡塞武裝襲擊,不是沙特與美國的陰謀!
理由:
1.就這種操作,美國特朗普不敢,沙特王室更不會為了美國的所謂“陰謀”而冒這麼大風險,讓自己最大的石油公司遭襲的!特朗普也沒有這個膽量。
2.沙特跟著美國就胡賽武裝自己“認領”的問題有懷疑!作為美國,更願意將這樣的無人機叢集化襲擊“認定”給伊朗,好樹立伊朗威脅全球能源安全的“壞形象”。
不知道美軍專家看了這個配置,成本只是美國的1/100,作何感想!?
所以,沙特沒這個膽量,美國更不會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