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66406496409

    《孔子家語》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制定了一條法律,如果有本華人在外國淪為奴隸,若有人肯出錢把這些淪為奴隸的魯華人買回來,可以憑有關證據到魯國國庫領取國家相同甚至更多的補助。

    這條法律頒佈之後,大大推動了魯華人的救贖行為,產生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果。孔子弟子中的子貢是一個很有錢的成功商人,他在當時諸侯國的國際貿易中,在別的諸侯國遇到很多魯國的奴隸,他自己掏錢將這些奴隸一一贖回,並且為了顯示自己高尚的品格,不向國家要補償金,並且頗以此為榮。但他的這種行為,遭到了孔子的嚴肅批評。孔子的觀點是這樣的:國家的目的是解救自己的華人,並且願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給實施這一行動的人給予報答和補償,這個報答和補償是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這一行動中來。而子貢的行為一下子給這種行為設定了一個大多數人達不到的道德標杆,如果有另外的人贖回了魯國的奴隸,他將面臨一個兩難選擇:如果他去向國家要求補償的時候,對應於子貢反而成了風格不夠高尚的人;如果他不去向國家要求補償,他將承受除了贖回奴隸所付出的精力之外的實實在在的金錢上的損失。而大多數人並不像子貢這樣富有,他們不願意承擔這種損失,甚至承擔不起這種損失。於是,這大多數人面對自己的華人成為奴隸的時候,所採取的最好的措施反而是不做為。第二個故事: 孔子的另一位弟子見到有人溺水,他奮不顧身,跳下水去,將其搭救上岸,事後,這位家屬感謝他,給他一個“貴重”的酬謝:一頭牛,孔子門生“見利忘義”,接受了這一份禮物。別人就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孔子知道此事後,對此學生的所作所為備加讚賞。孔子的解釋是:雖說拯救他人生命後收受謝禮面上看有悖於“崇高道德”,但卻可以激發更多的人產生類似的道德行為,也會使更多處於危難之中的人獲得援助,惠及大多數人的道德才是道德的真正意義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部分人認為李建成比李世民優秀,若秦王失敗,還會有以後貞觀之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