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士王鄞江先生致 王致,字君一,鄞縣人。與同郡楊、杜二先生為友,俱以道義化鄉里,諸生子弟師尊之,稱三人皆為先生。嘗與牧守言政事,王文公安石復書曰:「無事於職,而愛民之心乃至於此,可以為仁矣」年七十,樂道安貧,妻收遺秉,子拾墮樵,浩然無悶,鄉人莫不高其行。(參《四明文獻集》。) 謝山《辯鄞江墓誌》曰:鄞江先生極為荊公所重,其墓誌係荊公作,然不載於集中,惟舊志引其語,曰「四明立言之士,自先生始」而已。至聞泉作《鄞縣誌》,始盡錄其全文。予疑其蔓,不類荊公文體。及觀其所記門下弟子,自豐稷、袁轂、周師厚諸人外,又稱遊學者有張機、張邵、張郯、張祁。攷郯、祁皆邵之弟。邵係徽宗宣和三年進士。建炎初,假禮部使金,補其弟祁為明州觀察推官,遂家焉。邵於紹興十三年歸自金,二十五年卒於廣德。而鄞江先生卒於至和二年。邵兄弟能遊學其門,最少亦不下弱冠,而自至和以及宣和,凡六十七年始登第,又八年始使金,留十四年乃歸,又十二年始卒,抑何其長年也﹖以豐尚書之輩行,相去幾三世,而謂其同門,不亦謬乎!或曰:「桃源先生為鄞江之猶子,邵兄弟或嘗經受業,而誤以為鄞江。」此於時代尚不甚遠,然即如此說,而誌文之出於依託可知也。 (梓材謹案:《鄞江墓誌》雲:「上聞其德行,召拜校書郎,命至則先生不起。」謝山以此誌為依託荊公之作。惟荊公《文集》弔先生詩作《悼王處士》,故第以「處士」標之。)
處士王鄞江先生致 王致,字君一,鄞縣人。與同郡楊、杜二先生為友,俱以道義化鄉里,諸生子弟師尊之,稱三人皆為先生。嘗與牧守言政事,王文公安石復書曰:「無事於職,而愛民之心乃至於此,可以為仁矣」年七十,樂道安貧,妻收遺秉,子拾墮樵,浩然無悶,鄉人莫不高其行。(參《四明文獻集》。) 謝山《辯鄞江墓誌》曰:鄞江先生極為荊公所重,其墓誌係荊公作,然不載於集中,惟舊志引其語,曰「四明立言之士,自先生始」而已。至聞泉作《鄞縣誌》,始盡錄其全文。予疑其蔓,不類荊公文體。及觀其所記門下弟子,自豐稷、袁轂、周師厚諸人外,又稱遊學者有張機、張邵、張郯、張祁。攷郯、祁皆邵之弟。邵係徽宗宣和三年進士。建炎初,假禮部使金,補其弟祁為明州觀察推官,遂家焉。邵於紹興十三年歸自金,二十五年卒於廣德。而鄞江先生卒於至和二年。邵兄弟能遊學其門,最少亦不下弱冠,而自至和以及宣和,凡六十七年始登第,又八年始使金,留十四年乃歸,又十二年始卒,抑何其長年也﹖以豐尚書之輩行,相去幾三世,而謂其同門,不亦謬乎!或曰:「桃源先生為鄞江之猶子,邵兄弟或嘗經受業,而誤以為鄞江。」此於時代尚不甚遠,然即如此說,而誌文之出於依託可知也。 (梓材謹案:《鄞江墓誌》雲:「上聞其德行,召拜校書郎,命至則先生不起。」謝山以此誌為依託荊公之作。惟荊公《文集》弔先生詩作《悼王處士》,故第以「處士」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