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梁園大雪。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明代的短篇小說,是馮夢龍《警世通言》裡的名篇,多次被翻拍為電影、電視劇、戲劇,也流傳到了日本,並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故事情節是:
京城名妓杜十娘久有從良的志向,經過苦苦尋思,看上了風流倜儻、家境優渥的太學生李甲,李甲被杜十孃的美貌、才情和真情所感動,為杜十娘贖了身,故事發展到這裡還很美好,李甲贖出杜十娘後,帶杜十娘乘船南下,二人恩恩愛愛,卿卿我我,你儂我儂,一日晚上,杜十娘興致大發,便在船上為心上人李甲彈奏一曲,幸福總是翩翩而至,悲劇缺如疾風驟雨,杜十娘美妙的琴聲和歌喉迷倒了臨船的孫富,第二天早上杜十娘整頓妝容時又被孫富窺見其美貌,這使孫富更加下定決心要把美人弄到手。
孫富詭計多端,便從李甲下手,先與李甲稱兄道弟,然後慢慢打聽清楚杜十孃的身世,說李甲為了一個風塵女子耽誤功名是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一番肺腑之言說的李甲瑟瑟發抖,不知如何回家見爹孃,更不知該如何打發杜十娘,此時,孫富心中竊喜,便說自己願意買了杜十娘,李甲喜出望外,便把杜十娘賣給孫富。
杜十娘聽說自己心愛的男人把自己賣了,一個追求真愛和個性獨立的女子是承受不了的,心灰意冷,便盛怒之下,開啟百寶箱,將財寶和自己一起沉入江心!
接下來,筆者從小說鑑賞的角度分析百寶箱的意義。
一、起線索作用,推動故事發展。
百寶箱在故事中總共出現四次,
第一次出現是李甲贖杜十娘缺錢時,杜十娘從百寶箱中取出一百五十兩銀子給李甲,讓李甲幫她贖身。
第二次是杜十娘和李甲要啟程上路,百寶箱再次出現,他們二人的路費便不用發愁了。
第三次,在吳越山水間,李甲用完了二十兩白銀,杜十娘又取出五十兩,充當路費。
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李甲受孫富挑唆賣了杜十娘,杜十娘拿出百寶箱,並開啟,將寶物和自己一起沉入江心。
需要注意的是,前三次百寶箱的出現都是略寫,裡面究竟有何物,大家是不知道的,李甲也不太清楚的,最後一次出現時,百寶箱才清楚的展示在讀者面前,裡面寶物財富使李甲、孫富、觀眾和讀者目瞪口呆。
不得不說,這種明暗結合的構思,很巧妙。
二、製造敘事張力,引起作者興趣。
早在宋元話本、說書時候,作者已經注意到如何吸引讀者了,最典型的就是“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小說題目是“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杜十孃的形象已經顯示在讀者年前了,而百寶箱是誰的?怎麼來的?裡面有什麼?百寶箱對杜十娘和李甲、甚至孫富意味著什麼?讀者特別感興趣,而百寶箱的前三次出現都是暗寫,只有最後一次明寫、詳寫,不得不說,這樣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另外,百寶箱前三次出現是故事的發展,最後一次出現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這種節奏和張力,設定得很好。
三、百寶箱是金錢、財富的象徵。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發生在明代,明代商品經濟發展,傳統的小農經濟逐漸解體。士農工商,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商人隊伍逐漸壯大,社會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商人和金錢衝擊著傳統的觀念,財富成為當時人們人生的重要追求。杜十孃的百寶箱正是在這種社會條件下,她的財富、身份的象徵,也是百寶箱使杜十娘可以一次又一次為李甲解圍。這裡,百寶箱是杜十孃的價值,出身卑微的杜十娘寄託於用財富換取愛情。
四、百寶箱的沉落影射商品經濟和傳統思想衝突中的失敗。
百寶箱代表商品經濟興起後的財富象徵,是不斷壯大的商人的自信來源。杜十娘是妓女,她和處於社會底層的商人本區別不大,早在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裡,就有倡女嫁商人的說法。在和封建禮教的鬥爭中,杜十娘失敗了,她的倡女身份使她從良成為悲劇,即便是苦心經營,依舊於事無補,空歡喜一場。這映射了封建傳統思想的強大,商人和商品經濟的弱小。最後,心灰意冷的杜十娘將愛情和財富一起毀滅。
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總之,杜十孃的悲劇,需要我們結合明代的時代背景認真反思!
我是梁園大雪。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明代的短篇小說,是馮夢龍《警世通言》裡的名篇,多次被翻拍為電影、電視劇、戲劇,也流傳到了日本,並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故事情節是:
京城名妓杜十娘久有從良的志向,經過苦苦尋思,看上了風流倜儻、家境優渥的太學生李甲,李甲被杜十孃的美貌、才情和真情所感動,為杜十娘贖了身,故事發展到這裡還很美好,李甲贖出杜十娘後,帶杜十娘乘船南下,二人恩恩愛愛,卿卿我我,你儂我儂,一日晚上,杜十娘興致大發,便在船上為心上人李甲彈奏一曲,幸福總是翩翩而至,悲劇缺如疾風驟雨,杜十娘美妙的琴聲和歌喉迷倒了臨船的孫富,第二天早上杜十娘整頓妝容時又被孫富窺見其美貌,這使孫富更加下定決心要把美人弄到手。
孫富詭計多端,便從李甲下手,先與李甲稱兄道弟,然後慢慢打聽清楚杜十孃的身世,說李甲為了一個風塵女子耽誤功名是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一番肺腑之言說的李甲瑟瑟發抖,不知如何回家見爹孃,更不知該如何打發杜十娘,此時,孫富心中竊喜,便說自己願意買了杜十娘,李甲喜出望外,便把杜十娘賣給孫富。
杜十娘聽說自己心愛的男人把自己賣了,一個追求真愛和個性獨立的女子是承受不了的,心灰意冷,便盛怒之下,開啟百寶箱,將財寶和自己一起沉入江心!
接下來,筆者從小說鑑賞的角度分析百寶箱的意義。
一、起線索作用,推動故事發展。
百寶箱在故事中總共出現四次,
第一次出現是李甲贖杜十娘缺錢時,杜十娘從百寶箱中取出一百五十兩銀子給李甲,讓李甲幫她贖身。
第二次是杜十娘和李甲要啟程上路,百寶箱再次出現,他們二人的路費便不用發愁了。
第三次,在吳越山水間,李甲用完了二十兩白銀,杜十娘又取出五十兩,充當路費。
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李甲受孫富挑唆賣了杜十娘,杜十娘拿出百寶箱,並開啟,將寶物和自己一起沉入江心。
需要注意的是,前三次百寶箱的出現都是略寫,裡面究竟有何物,大家是不知道的,李甲也不太清楚的,最後一次出現時,百寶箱才清楚的展示在讀者面前,裡面寶物財富使李甲、孫富、觀眾和讀者目瞪口呆。
不得不說,這種明暗結合的構思,很巧妙。
二、製造敘事張力,引起作者興趣。
早在宋元話本、說書時候,作者已經注意到如何吸引讀者了,最典型的就是“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小說題目是“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杜十孃的形象已經顯示在讀者年前了,而百寶箱是誰的?怎麼來的?裡面有什麼?百寶箱對杜十娘和李甲、甚至孫富意味著什麼?讀者特別感興趣,而百寶箱的前三次出現都是暗寫,只有最後一次明寫、詳寫,不得不說,這樣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另外,百寶箱前三次出現是故事的發展,最後一次出現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這種節奏和張力,設定得很好。
三、百寶箱是金錢、財富的象徵。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發生在明代,明代商品經濟發展,傳統的小農經濟逐漸解體。士農工商,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商人隊伍逐漸壯大,社會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商人和金錢衝擊著傳統的觀念,財富成為當時人們人生的重要追求。杜十孃的百寶箱正是在這種社會條件下,她的財富、身份的象徵,也是百寶箱使杜十娘可以一次又一次為李甲解圍。這裡,百寶箱是杜十孃的價值,出身卑微的杜十娘寄託於用財富換取愛情。
四、百寶箱的沉落影射商品經濟和傳統思想衝突中的失敗。
百寶箱代表商品經濟興起後的財富象徵,是不斷壯大的商人的自信來源。杜十娘是妓女,她和處於社會底層的商人本區別不大,早在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裡,就有倡女嫁商人的說法。在和封建禮教的鬥爭中,杜十娘失敗了,她的倡女身份使她從良成為悲劇,即便是苦心經營,依舊於事無補,空歡喜一場。這映射了封建傳統思想的強大,商人和商品經濟的弱小。最後,心灰意冷的杜十娘將愛情和財富一起毀滅。
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總之,杜十孃的悲劇,需要我們結合明代的時代背景認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