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掉眼淚的冠軍

    過生日忌延後,因為好事適合提前不適合延後。古代,人們過生日,都是從60歲開始過生日,例如,60、66、70、80;在中國傳統習俗中,人們普遍認為,自己的生日就是母親的災難日,母親在世不過生日。現在人們過大壽,有的把時間進行提前。例如,60、66在正月初六,70在正月初七,80在正月初八。透過給老人過大壽,可以增加親人之間的聯絡,加強感情,增加家庭和睦、團結;教育年青一代,尊老、愛老、敬老,形成良好家庭風氣,良好家風推動社會風氣進步與發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2 # 湯圓電影Vlog

    按照老的講法,生日一般都是當天過的,如果當天因有其他事情不方便辦生日的話,就提前一點吧,沒關係的,但最好不要延遲或者補辦生日,據說這樣對壽星公不好哦。按照迷信的說法就是提前生,要是推遲或者過生日,那是死了才會做什麼忌日那些的,所以一般都是提前或者當天過,推遲補過對自己本身運氣不是很好的。形成這種觀念的原因:一、這個應該是逐漸形成的觀念。想想看,在孩子出生時怎麼沒有人去提前祝福慶祝呢。因為親朋好友還沒能看到新生命的出現。雖然那是即將實現與得到的。人們把〖真實〗概定為看到的和聽到的在達到一致時才承認這是真實的。所以,孩子出生後才來慶祝。二、既然出生,那麼這個對於每個人的特定時間就形成了。出生之前是等待,之後就不用等待了。既然時間固定了,為了說明我們對這個生命的尊重,我們就要用方式和形式來表示了。什麼事情都是追求一個趕早不趕晚,晚了就是遲到了嘛。傳統和文化教育從來都沒有教我們說遲到是好現象的。早晚都是一個慶祝,為何不趕一個正好的時間呢。三、圖個吉利,自然是祝福提前好了。再如結婚,沒人會想到去等孩子長大了再去舉行結婚儀式,那就沒有意義了嘛。除非你有特別的原因造成。四、這一切都是正常的思維邏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心中有沒有可以陪伴你一生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