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是寫錯了,不是大守,而是太守。
太守的稱謂,首見於秦漢,是對郡守的尊稱,為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秦漢實行郡縣二級制,郡的長官是太守,縣的長官為縣令。縣令相當於今天的縣長,但若說秦漢太守相當於今天的市長,則不怎麼準確。因為秦漢時期的太守,秩二千石,與九卿同列。
在秦朝建立之前,商、周都採用分封制,將功臣、宗族子弟以及上古聖人之後分封在首都以外的其它地區,從而展現天子對諸侯們的表彰,諸侯們也能夠幫助君王治理天下,他們用定期朝貢的方式來對共主表示尊敬。但這一制度實行前期還算和諧,商朝末年,諸侯之一的西伯侯坐大,並暗中團結其它諸侯。最終,在武王姬發的帶領下,一支龐大的討伐軍戰勝紂王,建立了周朝。周朝也是類似的情況,隨著諸侯們勢力的強大,群雄割據的場面愈發顯現。
魏晉以後重軍事,太守多加將軍、校尉等軍號,開軍府,兼領軍民,無軍號者為恥。隋初罷郡存州,省太守而置州刺史。隋煬帝時又罷州置郡,復置太守,上郡太守為從三品,中郡太守為正四品,下郡太守為從四品。唐肅宗於757年改郡為州,此後太守不再為正式官名。宋以後改郡為府、州,但習慣上亦沿用舊稱,稱刺史、知府、知州為太守。明清則專稱知府為太守。
總之,漢代太守,大體相當於三國的州牧、明清的總督,權力極大,地位頗高,是真正的封疆大吏,省部級大領導。三國魏晉之後,太守權力縮小,隋唐與等於市長,權力更小。
你肯定是寫錯了,不是大守,而是太守。
太守的稱謂,首見於秦漢,是對郡守的尊稱,為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秦漢實行郡縣二級制,郡的長官是太守,縣的長官為縣令。縣令相當於今天的縣長,但若說秦漢太守相當於今天的市長,則不怎麼準確。因為秦漢時期的太守,秩二千石,與九卿同列。
在秦朝建立之前,商、周都採用分封制,將功臣、宗族子弟以及上古聖人之後分封在首都以外的其它地區,從而展現天子對諸侯們的表彰,諸侯們也能夠幫助君王治理天下,他們用定期朝貢的方式來對共主表示尊敬。但這一制度實行前期還算和諧,商朝末年,諸侯之一的西伯侯坐大,並暗中團結其它諸侯。最終,在武王姬發的帶領下,一支龐大的討伐軍戰勝紂王,建立了周朝。周朝也是類似的情況,隨著諸侯們勢力的強大,群雄割據的場面愈發顯現。
魏晉以後重軍事,太守多加將軍、校尉等軍號,開軍府,兼領軍民,無軍號者為恥。隋初罷郡存州,省太守而置州刺史。隋煬帝時又罷州置郡,復置太守,上郡太守為從三品,中郡太守為正四品,下郡太守為從四品。唐肅宗於757年改郡為州,此後太守不再為正式官名。宋以後改郡為府、州,但習慣上亦沿用舊稱,稱刺史、知府、知州為太守。明清則專稱知府為太守。
總之,漢代太守,大體相當於三國的州牧、明清的總督,權力極大,地位頗高,是真正的封疆大吏,省部級大領導。三國魏晉之後,太守權力縮小,隋唐與等於市長,權力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