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場外期權市場的火爆現狀,國內幾家大型券商正在火拼場外期權業務,個別券商從華爾街高薪挖來風控團隊。
但大部分券商對場外期權業務的態度非常保守,仍然在觀望。監管層嚴控槓桿後,很多公司都自發停掉這一業務,只有少數券商在過去兩年場外期權業務規模做得非常大。
但也可以這麼來說,目前市場上的場外期權90%是不合規的。
場外期權,本來是指在非集中性的交易場所進行的非標準化的金融期權合約,是根據場外雙方洽談,或者中間商的撮合,按照雙方需求自行制定交易的金融衍生品。
你看這裡有一個關鍵詞,就是“”場外“”,這個一般是券商的OTC部門負責的。原本場外期權只是面對機構客戶,但2017年以來逐步變得火起來,面向散戶。
實際上,根據證券業協會的有關規定,券商也是不允許自然人投資者進行場外衍生品交易的,而且,其個股期權交易軟體上也是不支援的。
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場外期權的機構,本質上是槓桿保證金交易,這些中介公司往往對自然人投資者無適當性要求,一般20倍至30倍槓桿左右,透過三方支付通道入金,然後從App上買入、出售和結算個股期權等。
聽起來很誘人,以小博大,但實際上一旦虧損,你的保證金就沒了,這個虧損其實還是很大的。
對於券商來說,還是別打散戶的主意,不然在目前這種監管環境下,估計很快罰單就來了。
當下場外期權市場的火爆現狀,國內幾家大型券商正在火拼場外期權業務,個別券商從華爾街高薪挖來風控團隊。
但大部分券商對場外期權業務的態度非常保守,仍然在觀望。監管層嚴控槓桿後,很多公司都自發停掉這一業務,只有少數券商在過去兩年場外期權業務規模做得非常大。
但也可以這麼來說,目前市場上的場外期權90%是不合規的。
場外期權,本來是指在非集中性的交易場所進行的非標準化的金融期權合約,是根據場外雙方洽談,或者中間商的撮合,按照雙方需求自行制定交易的金融衍生品。
你看這裡有一個關鍵詞,就是“”場外“”,這個一般是券商的OTC部門負責的。原本場外期權只是面對機構客戶,但2017年以來逐步變得火起來,面向散戶。
實際上,根據證券業協會的有關規定,券商也是不允許自然人投資者進行場外衍生品交易的,而且,其個股期權交易軟體上也是不支援的。
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場外期權的機構,本質上是槓桿保證金交易,這些中介公司往往對自然人投資者無適當性要求,一般20倍至30倍槓桿左右,透過三方支付通道入金,然後從App上買入、出售和結算個股期權等。
聽起來很誘人,以小博大,但實際上一旦虧損,你的保證金就沒了,這個虧損其實還是很大的。
對於券商來說,還是別打散戶的主意,不然在目前這種監管環境下,估計很快罰單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