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妹下廚房
-
2 # 飲水君
古代當然有燒烤,要是考證一番,也是大有來頭。
伏羲——中華燒烤第一人
遠古時代,先祖們過了很長一段時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啖生肉,食野果,飲流水。江河裡暢遊的魚,天空中翱翔的鳥,地上奔跑的獸類,祖先們當然並不是無師自通就會捉的。最開始嘛,拿石頭砸,使木棍戳,逮著一隻算一隻。
據傳是伏羲將野麻曬成幹、搓成繩、編成網,教人們捕魚、撲鳥、網獸。後來,伏羲取天火,教會人們用火把肉類烤熟了吃。這大概就是中華燒烤的起源了。
為了紀念伏羲,人們把他稱為“庖犧",意思是第一個用火烤熟獸肉的人。
劉邦——擼串第一達人
兩漢之前,華人的飲食主要是羹湯,肉是比較珍貴的食物。《禮記·王制》就有記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那吃什麼?吃草嗎???)
整隻牛,整隻羊的,也會架在柴堆上燒烤的,然並卵,烤得香噴噴的卻不是給人吃的,而是用於“燎祭”——給老天爺吃的。
兩漢以後,在漢高祖劉邦的帶領下,羹在人們眼中就只是湯,在副食中的地位大大降低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即位以後,常以燒烤鹿肝牛肚下酒。上行下效,燒烤之風風靡全國。
“擼串第一達人”這個封號可不是白封的,是有物證的!
1969年陝西省西安市延興門村出土了上面的這架“上林方爐”,上層爐身的平沿上有四十二字銘文,清清楚楚得寫明瞭這是西漢皇家御用的烤爐。乍一看,和今天的烤爐長得差不多嘛。
不過有一個小細節,西漢人雖然愛擼串,但他們竟然不吃羊肉串(what!)。
著名的馬王堆一號漢墓中,除了千年不朽女屍外,還出土了大量隨葬物品,僅寫有隨葬品名稱和數量的竹簡就有312枚,半數以上寫的全是食物名稱(真是赤果果的吃貨)。細數一下其中的“炙”品,有牛、犬、豕、鹿、牛肋、牛乘、犬肝、雞等,但偏偏就沒有羊肉,沒有羊肉,羊肉,肉……
這很不科學!
不知道東漢以後,人們有沒有突然開竅,get到羊肉串才是燒烤絕配,反正從出土的文物來看,擼串的場景已經和今天沒什麼分別了。
這是一塊東漢晚期畫像石,嗯,肉串得挺大塊嘛~
這是一塊魏晉南北朝畫像石,廚師舉著烤好的三股叉肉要給主人,這叉子要不要這麼豪放~
受西北地區遊牧民族的影響,北朝時期,燒烤的製作工藝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齊民要術》中有較多的記載。這時的燒烤不僅用料、式樣更加考究,而且在調料的配方上也有很大的突破。
到了隋唐時期,民族融合的盛世階段,燒烤就更加盛行,也越發講究了。總的來說,這個時候的燒烤不是平民食物,是貴族階層享用的VIP。
《隋書·王昭傳》中說:溫酒及炙肉,用石碳、柴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氣味各不同。你看,比今天的你吃得講究多了吧?你只能精彩二選一,要麼燒得冒煙的炭火,要麼沒煙的電火。
怎麼燒呢?那也是比你吃得講究。比如烤鵝肉,《太平廣記》裡是這麼寫的,把鵝用青梅酒沖洗,肚子裡塞入肉和糯米飯,再把這隻鵝塞入羊裡面,將整隻羊用金線封好,用紅棗木小火燻烤。
同志們啊,你們心心念唸的是羊肉串,人家不稀罕啊,人家是把一整隻羊當成烤爐在用啊!烤好了只是為了吃裡面的鵝肉啊!
今天的我們覺得燒烤這玩意兒,是跟健康徹底對著幹的,高油,高鹽,高反式脂肪酸,致胖,致三高,致癌……但唐朝人可不這麼想,他們言之鑿鑿,燒烤過的食物,具,有,食,療,作,用!
唐代昝殷所撰的《食醫心鑑》中就記載了野豬肉炙、鰻黧魚炙、鴛鴦炙、炙鴝鵒、炙黃雌雞等多種經過烤制的食譜,他說其中前四種居然可以……emmmm……治療痔瘡!
是誰說燒烤上火來著?你出來,穿越到唐朝去跟祖先好好掰扯掰扯……
到了宋朝這個吃貨的時代,燒烤就更加講究了,不光是吃的東西講究,還得考慮到情調,氛圍!
《歲時雜記》提到,“京人十月朔沃酒,及炙臠肉於爐中,圍坐飲喝,謂之暖爐。”想想外面冰天雪地,又沒暖氣,乾點啥好呢?又不能追劇,那就只好圍爐燒烤,講點八卦了。
那麼圍爐會上吃什麼呢?
《東京夢華錄》中介紹過一道叫做“燒臆子”的名菜——
將胸叉肉切成上寬八寸、下寬一尺、長一尺二寸的方塊,順骨間隙穿數孔,把烤叉從排骨麵插入,在木炭火上先把排骨烤透,反過來再烤帶皮的一面。邊烤邊用刷子蘸花椒鹽水刷於排骨上,使其滲透入味。烤制時間需要4個小時以上。
這道菜光緒年間榮升為慈禧的御膳菜品,由開封衙門派名廚世家的第一代名廚陳永祥親自烤制,並且傳承到今天,好吧,你總算可以吃到一道古人的燒烤了。除此以外,可以和它PK、也傳承下來的,還有一道燒烤名菜,叫炙子骨頭,做法就更講究了,要是有機會,去開封嚐嚐吧。
明清時期,燒烤食品就不再vip,而是全民普及了。有什麼名菜呢?for example,你們都知道的,烤鴨!
怎麼個吃法呢?什麼情境呢?
清代詩人楊靜亭有一首《都門雜詠·烤牛肉》,寫的那叫一個相當的,爽!“嚴冬烤肉味甚饕,大酒缸前圍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嫰,雪天爭得醉燒刀。”看來清朝人吃起燒開來豪放多了。
清朝入關後,烤鹿肉非常盛行。《紅樓夢》第四十九回,曹雪芹活色生香地描繪過大觀園裡的姐姐妹妹們吃鹿肉燒烤的場景:賈寶玉同史湘雲在蘆雪亭烤鹿肉,驚動了探春、寶釵、寶琴……姑娘們聞味而來,吃得好不開心,矜持的林妹妹不由得譏諷她們像一群“花子”。
清末時還有“滿漢大席”的說法,就是“燒烤席”的俗稱。各種燒烤的做法、吃法,流傳下來的典籍不要太多,答主就懶得為大家翻故紙堆,剪刀加糨糊了。
總之,祖宗們不僅吃燒烤,還吃得比你講究。
我寫得再詳細嘛,你也吃不到一口。
不多說了,答主寫餓了,要去擼串了。
-
3 # 曾園
古人有個詞叫做“膾炙人口”,也就是說,古人最喜愛的美食是膾與炙。“膾”,《漢書•東方朔傳》:“生肉為膾。”生魚片稱之為魚膾。《禮記》說的更細:“肉腥細者為膾。”《論語》中要求有兩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以及“不得其醬不食”,《禮記》對醬的要求是:“膾,春用蔥,秋用芥。”
周朝大將尹吉甫舉辦宴席,《詩經•六月》有如下記載:“飲御諸友,炮鱉膾鯉”,“炮”就是“炙”,主菜是燒甲魚加生鯉魚片。“膾鯉”其實不簡單,前幾年我才從新聞裡看到,日本人剛剛研發了“膾鯉”這道“刺生”。因為鯉魚刺多,有土腥味,做成“刺生”很不容易。
《孟子》記載: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孟子是爽快人。
春秋末期,吳王僚和公子光有矛盾。公子光知道吳王僚 喜食“炙魚”,便找著名俠客專諸幫忙,專諸去太湖找烹飪名手太和公學做炙魚。
公子光宴請吳王僚的時候,專諸端上一條烤魚獻於吳王前。專諸從魚腹中抽出劍(後世稱為魚腸劍),刺死吳王。公子光就是吳王闔閭。據《吳越春秋》所載,吳軍攻破楚郢都後,吳王闔閭設魚膾席慰勞伍子胥。可見闔閭的口味是生魚片。闔閭有個女兒名叫滕玉,有次闔閭吃了一條魚覺得味道很美,將剩下的半條魚賜給女兒,滕玉平時被嬌慣,見到半條魚,覺得沒有受到重視,當即自殺了。
屈原的《招魂》裡也有燒烤,為了將意識模糊的魂招來,必須來一些強刺激:“胹鱉炮羔,有柘漿些。”照樣有甲魚,不過是煮的。但有了烤羊肉。柘漿,王夫之認為是“甘蔗汁”,有人認為是烤羊肉在甘蔗汁裡蘸一下吃,我覺得甘蔗汁是飲料。
三國的時候曹植在他的《名都篇》裡寫:“膾鯉臇胎蝦,炮鱉炙熊蹯”,把魚生蘸蝦醬吃,燒烤甲魚與熊掌。
據南宋史家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記載,女真人的飲食“止以魚生、獐生,間用燒肉”。
從《詩經》:“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的燒烤兔頭,到《明宮史》中說“凡遇雪,則暖室賞梅,吃炙羊肉。”總之,燒烤簡直就是古人最常見的烹飪品種,人人都愛吃。
回覆列表
燒烤,是人類最原始的烹飪方式。在洪荒年代,人和現在的黑猩猩一樣,以植物、水果為主食,偶爾茹毛飲血,每天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進食上。但後來人類學會用火,從食物中吸收熱量的代價便大大降低,而獲取的蛋白質、各種營養元素則大大增加。因為食物的攝入時間和消化時間都大幅減少,人類的大腦容量不斷增長,可以處理越來越複雜的資訊,逐漸區別於其他動物,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燒烤,人類才會一步步進化為今天的人類,成為這顆藍色星球上的統治者。
在中國,據說“燒烤第一人”是伏羲。伏羲教會了人類捕魚、打獵,可生魚生肉吃起來的味道不好,還容易鬧肚子生病,於是伏羲取來天火,又教人們燒烤,從此中華民族便吃上了熟食。人們為了紀念伏羲,把他稱為“庖犧”,意思是“第一個用火烤熟獸肉的人”。但因為文獻的確實,我們並不知道當時的燒烤是如何操作的,直接把獸肉仍在火上烤嗎?還是有其他的辦法?
在《儀禮》、《禮記》這些上古文獻中,曾記載了周朝宮廷不少飲食習慣,其中也提到“牛炙”、“羊炙”等烤肉。但很遺憾,這些文獻也都沒有記載原材料是否需要加工,又需不需要借用其他烤制器具。直到春秋戰國時代,《韓非子-內儲說下》中,講了一個關於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的故事。
晉文公名重耳,是春秋戰國時代一位傳奇人物,因為晉國內亂,晉文公在外流亡19年,最終仍稱霸一方。這個故事沒有講晉文公逃亡的悽苦(吃不上飯,差點餓死,還有一個介子推割股啖君的不知真假的傳說),也沒講晉文公和諸侯爭霸的謀略(和楚交戰退避三舍,以周天子之名召集諸侯結踐土之盟),而是講了一件非常家常的事:吃飯。
也許是因為流亡太久,沒吃過什麼好飯。晉文公執政之後,最喜歡吃的就是烤肉,有一天他照理讓御廚做了烤肉,吃著吃著卻發現,自己的烤肉上繞著一根頭髮,晉文公大怒,召喚御廚責問,說:“你是不是想把我卡死?為什麼我的烤肉上會纏著這麼長一根頭髮?就算卡不死我,看著也噁心死了。”
晉文公越說越生氣,越生氣就想殺人。御廚一看不對啊,趕緊認錯,他說:“我確實犯下了三個大錯,第一個是我拿著我的神刀干將切肉的時候,連肉都切斷了,頭髮卻沒切斷。第二個是我用扦子扦肉的時候沒有看到頭髮,第三個是我在烤爐中烤肉,肉的烤熟了,卻沒有把頭髮燒斷,實在是死罪。”
晉文公一聽,這廚子話裡有話,就把他拽起來盤問,廚子這才說了實情,說是有人嫉妒他當了御廚,故意陷害他,於是晉文公把御廚身邊的人一個一個叫上來審問,果然有人害怕,承認是他故意放的頭髮,晉文公也不含糊,直接讓人把他拖出去殺了,這才安安心心的繼續擼串,放過了御廚。
這個故事,多被人用來告誡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不要被眼前的假象矇蔽,但身為一個吃貨,我們看到的卻是:原來晉文公當時吃的是烤串。晉文公所在的年代,距今約有2700年,當時還沒有鐵籤,應該是木籤或者竹籤串起來,再放到烤爐中烤熟的肉。所以我們就能得出結論了:晉文公,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考的吃烤串第一人。
不過,晉文公吃的烤串也有一點不好,在《儀禮-公食大夫禮》中有記載:“凡炙無醬”,那個時代的烤肉,統統都是沒有醬汁的。難道說,晉文公吃的烤串是幹碟?也不知道晉文公擼串的幹碟子裡面,都會放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