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說說佛:
佛是佛陀的簡稱,是覺者的意思。覺有四種:本覺、不覺、始覺、究竟覺。本覺是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覺性,即佛證道所說的“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不覺是迷惑顛倒,象迷路的人一樣,不僅忘了回家的路,而且連自己迷路這件事也迷了;始覺是迷路的人覺悟到自己迷路了,開始找或找到了回家的方向;究竟覺又稱如來果地,就是回到了老家,看到和擁有了本地風光。
所謂諸佛菩薩倒駕慈航,廣度眾生,就是回到老家的人再回來讓迷路的人知道自己迷路了,讓知道迷路的人知道回家的方向,自己走回去。
二、略說佛教的宗派
佛教的宗派,象回家的各條路或交通工具,萬法歸一也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學佛就是學佛的覺悟,首先知道自己迷路了;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正確方向,必須行動,所以佛法特別注重實證(實踐)。 知道了回家的路,而不行動,“猶如數他寶,自無半分錢”。關於這一點,明代高僧、淨土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有非常精彩的開示,他說:“可嘆現在有許多人,從少年到到中年到老年一直到死,從來不曾看過佛經,或以為佛經不屑一讀,這些人可說是面對寶山而不想進入取寶;又有一類人,雖也讀過佛經,但只是為了採摘佛經中的優美辭句,來充實自己談論的資料,或用於寫作,助長文章的筆勢,這些人可說是進入寶山而不知取寶!又有一類人,雖然對佛經的義理進行討論,或對人講演,但只是憑膚淺的認識對著佛經釋字銷文,或妄自標新立異,以顯高明,這些人可說是把取到的寶物當作玩品鑑賞,有時抱在懷中,有時拿在手裡,然後又把寶物丟棄了。
三、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許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實相、佛性、法性、如來藏、圓成實性、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大圓鏡智等。
一心的真諦不可思議,不可思即禪宗的“動念即乖、心行處滅”,不可議即禪宗的“開口便錯、言語道斷”。 在此,只好引用蓮池大師的話作一個牽強的比喻:“心是無形相的,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作為比喻。
大凡用來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彷彿與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東西來形容它,使人對於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領會,但不可以認為心當真如某種東西。試舉一例,譬如以鏡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鏡能照物,當物還沒有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把物的影像攝入鏡中;當物正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因為物的好惡美醜而生憎愛;當物離開鏡子的時候,鏡子也不會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鏡子裡。
聖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則一塵不染,照則遍覺十方。此心既不住內,不住外,不住中間,三際空寂,而又無所不住,無物不照。所以用鏡子來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子畢竟是一種沒有知覺的物體,心難道也象鏡子那樣無知嗎?而且鏡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體常寂常照。
以此類推,或以寶珠喻心,或以虛空喻心,無論用哪一種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樣的。
一、首先說說佛:
佛是佛陀的簡稱,是覺者的意思。覺有四種:本覺、不覺、始覺、究竟覺。本覺是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覺性,即佛證道所說的“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不覺是迷惑顛倒,象迷路的人一樣,不僅忘了回家的路,而且連自己迷路這件事也迷了;始覺是迷路的人覺悟到自己迷路了,開始找或找到了回家的方向;究竟覺又稱如來果地,就是回到了老家,看到和擁有了本地風光。
所謂諸佛菩薩倒駕慈航,廣度眾生,就是回到老家的人再回來讓迷路的人知道自己迷路了,讓知道迷路的人知道回家的方向,自己走回去。
二、略說佛教的宗派
佛教的宗派,象回家的各條路或交通工具,萬法歸一也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學佛就是學佛的覺悟,首先知道自己迷路了;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正確方向,必須行動,所以佛法特別注重實證(實踐)。 知道了回家的路,而不行動,“猶如數他寶,自無半分錢”。關於這一點,明代高僧、淨土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有非常精彩的開示,他說:“可嘆現在有許多人,從少年到到中年到老年一直到死,從來不曾看過佛經,或以為佛經不屑一讀,這些人可說是面對寶山而不想進入取寶;又有一類人,雖也讀過佛經,但只是為了採摘佛經中的優美辭句,來充實自己談論的資料,或用於寫作,助長文章的筆勢,這些人可說是進入寶山而不知取寶!又有一類人,雖然對佛經的義理進行討論,或對人講演,但只是憑膚淺的認識對著佛經釋字銷文,或妄自標新立異,以顯高明,這些人可說是把取到的寶物當作玩品鑑賞,有時抱在懷中,有時拿在手裡,然後又把寶物丟棄了。
三、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許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實相、佛性、法性、如來藏、圓成實性、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大圓鏡智等。
一心的真諦不可思議,不可思即禪宗的“動念即乖、心行處滅”,不可議即禪宗的“開口便錯、言語道斷”。 在此,只好引用蓮池大師的話作一個牽強的比喻:“心是無形相的,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作為比喻。
大凡用來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彷彿與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東西來形容它,使人對於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領會,但不可以認為心當真如某種東西。試舉一例,譬如以鏡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鏡能照物,當物還沒有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把物的影像攝入鏡中;當物正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因為物的好惡美醜而生憎愛;當物離開鏡子的時候,鏡子也不會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鏡子裡。
聖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則一塵不染,照則遍覺十方。此心既不住內,不住外,不住中間,三際空寂,而又無所不住,無物不照。所以用鏡子來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子畢竟是一種沒有知覺的物體,心難道也象鏡子那樣無知嗎?而且鏡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體常寂常照。
以此類推,或以寶珠喻心,或以虛空喻心,無論用哪一種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