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外國書不多,不過恰巧看了幾本。
1、《罐頭廠街》(美) 約翰·斯坦貝克著 李天奇譯
這段時間,看過幾本外國小說,感覺很不錯,第一本是《罐頭廠街》,篇幅極短,大致和《悟空傳》差不多,但是特別有意思。那種感受很溫暖,不無厘頭,那種細節的溫暖能夠讓你想起來都感到,或許我不記得太多細節,但是裡面人物的樂觀生動與充滿生活氣息的精彩,讓我非常喜歡。
下面這段是圖書館的推薦介紹。
2、《Sunny下的人們》(巴勒斯坦) 格桑·卡納法尼著 郅溥浩譯
這本有很強的致鬱性,戰爭給人帶來的傷害展示的淋漓盡致。
圖書館的推薦語如下:
毫無疑問,這兩本特別小眾,估計看過的不多吧,前者重在濃郁的懶散恬淡的生活氣息,後者重在戰爭給人類帶來的上海和悲劇。那段時間看的書比較多,沒有記錄筆記,所以,讀書筆記沒有怎麼寫。
確實值得一看。
以上。
看外國書不多,不過恰巧看了幾本。
1、《罐頭廠街》(美) 約翰·斯坦貝克著 李天奇譯
這段時間,看過幾本外國小說,感覺很不錯,第一本是《罐頭廠街》,篇幅極短,大致和《悟空傳》差不多,但是特別有意思。那種感受很溫暖,不無厘頭,那種細節的溫暖能夠讓你想起來都感到,或許我不記得太多細節,但是裡面人物的樂觀生動與充滿生活氣息的精彩,讓我非常喜歡。
下面這段是圖書館的推薦介紹。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加利福尼亞州蒙特利海灣的一條海濱街道上。20世紀40年代初, 那裡以生產沙丁魚罐頭為主要特色, 故稱罐頭廠街。小說的中心人物是一位名叫“醫生”的海洋生物學家。受過高等教育的他並沒有看不起鄰居們--賭徒、商販、妓女、流浪漢, 在他眼裡, 這些人“很健康, 乾淨得讓人詫異”。另一組人物, 馬克和他的夥伴們是一群身無分文的流浪漢, 沒有理想, 沒有追求, 隨遇而安地棲居在罐頭廠街, 他們的生活簡簡單單, 既不掩飾自己的慾望, 也不被金錢腐蝕心靈, 為人真誠、樂於助人。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美國曆史上動盪的十年, 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使得社會各個階層都感受到了壓力, 並動搖了美華人的文化價值觀念, 整個社會陷入了精神危機。《罐頭廠街》中的這種理想生活狀態是斯坦貝克為處在危機中的美華人所建立的價值體系。《罐頭廠街》首版於1945年, 是約翰?斯坦貝克的代表作之一, 展現了大蕭條時期蒙特利地區底層階級的精神面貌。2、《Sunny下的人們》(巴勒斯坦) 格桑·卡納法尼著 郅溥浩譯
這本有很強的致鬱性,戰爭給人帶來的傷害展示的淋漓盡致。
圖書館的推薦語如下:
Sunny下的人們》描寫三個不同年紀的巴勒斯坦人,各自由於生活所迫,幻想越過渺無人煙的沙漠到所謂黃金之國科威特。由於沒有護照,不得不在烈日似火的八月天藏在一輛盛水車的空鐵罐內偷越邊界。由於時間過長,三人全被悶死。小說透過寫實與寓意指出巴勒斯坦人消極逃避苦難是行不通的。結尾,作者透過司機之口發出如下問語:“為什麼你們不敲打鐵罐壁?為什麼你們不喊?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這是衝擊沉悶現實的吶喊,是對革命的召喚。中篇小說《重返海法》,以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為背景,敘述一對夫婦到巴勒斯坦被佔區尋找從小丟失的兒子,卻發現兒子對親人和阿拉伯人民的正義事業充滿敵意,無法相認和團聚,表現了巴勒斯坦兩代人的悲劇。小說還揭示:對於千萬萬巴勒斯坦人來說,究竟什麼是祖國?是已經失去的留在記憶中的東西呢?還是為新的事業的鬥爭?毫無疑問,這兩本特別小眾,估計看過的不多吧,前者重在濃郁的懶散恬淡的生活氣息,後者重在戰爭給人類帶來的上海和悲劇。那段時間看的書比較多,沒有記錄筆記,所以,讀書筆記沒有怎麼寫。
確實值得一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