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山流水luo
-
2 # cnog程
羊肉肉五毛四,一寸寬頻魚五毛,墨斗小魚二角錢,是指呼和浩特市,因為我母親是山東人愛吃海味,呼市人大多不吃,只買豬肉還的肥點。
-
3 # 高樓避愁
這個問題只有七十歲左右的老年人才經歷過。
記得小時候城鎮戶口的居民才能享受得到那種待遇,農村戶口根本享受不到這種待遇。城鎮戶口叫"居民“,農村戶口叫"農民"或"社員",社員只能等過年了,集體餵養的豬,上調任務(即按政府分配的任務)完成後,剩下的豬才能殺來分給大家。
那還是在6O、61、62年,也就是所謂的三年困難時期。據說那時還蘇聯的債,將上調的豬肉抵債,蘇聯老大哥不要肉,只要豬尾。可以想象欠蘇聯那麼多債,要多少豬的尾巴才能抵債啊!加之這三年說是自然災害,全華人民餓著肚皮,常常尋找野菜充飢。野菜挖完了,就發明一種"代食品"。什麼代食品呢?就是米皮子。米皮子還好,然而是穀殼打碎了的細糠。就連這種"代食品"也只能讓得了浮腫病(實際是營養長期不良的水腫現象)的人才能吃。那時象我們這種能活過來的人,真是大難不死,命長了。
再說每戶發5毛錢肉票城鎮戶口的人民,自然比農民要好點。每月有十八至二十斤的供應糧,要不要還要供應一點肉,算是到了"天堂"了。雖然達不到身體的需。總比農民強多了。透過那幾年的災難,城鎮戶口成了農村人的奢望。
自從改革開放後,一切生活物資出現在華人面前。城裡人不再盼望5毛錢的肉票了;農村人也不盼望"代食品"了,各種物資極大地豐富了。這些根本的變化,得益於小平的偉大。
有了今天,不能忘掉過去。特別是國家強盛,人民才能安居樂業。願祖國更加強大,宏偉立於世界之林。
-
4 # 水面染五彩
過去計劃經濟,物資匱乏,什麼都憑票供應,還不是隨時都有,小時候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冬天買豆腐排大隊,豆腐一回來幾十板,五分錢一塊,能有一斤,都是憑票供應。豆腐是豆餅做的。現在的人真是在吃穿這一塊進步太大了。
-
5 # 不和你玩9
六毛八一斤的時候應該不用肉票買了,而且題住是80後。我小的時候豬肉不到一毛錢一斤,沒有肉票光拿錢只能排隊看看
-
6 # 逍遙店小二
從題目看來,題主可能是六零年的,或者七零年代的人吧。在當時豬肉這個價格,以及中秋每戶發五毛錢的肉票,排隊割肉。這個就是很正常的事。就像現在十多塊錢1斤一樣,很正常的事,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在那個年代,經濟不發達。物質匱乏,有肉吃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了。相比現在而言,我反而覺得那個年代比現在更幸福,最少過年過節還會發肉票,現在嘞,你看看誰給你發票啊,發肉啊。
據我的瞭解,在計劃經濟時代,當時不光是發肉票,還有什麼布票,糧票都是發的。買部單車或者電視都需要指標什麼的。按勞分配,按需分配。
小二哥,我是八零年代生人,在我們小時候吃肉也是很奢侈的一件事,只有過年才有一點肉吃的。我們都是過過苦日子的人,對於今天的好日子,還是要心懷感恩。
回覆列表
短缺經濟年代,什麼都要憑票供應,當時有布票、糧票、肉票、煤球憑戶口本供應等等。那時候收入低,子女又多,只有過年過節才能有肉票,而且買肉還要一大早去排隊,當時食品公司買肉的營業員可是個權利很大的職業,一刀下去可以是淨肥的,一刀下去也可以給你好的瘦肉。營業員的脾氣可大了,因為權利大啊。當時6角8分的肉價和工資比也不算便宜,那時候學員工一個月工資才18元,就這麼個工資可以養活自己的同時,還可以幫襯家裡。我記得當時父母在一塊工資能拿到一百多吧,但是要養活一家8口人,並且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還健在,也要養他們,真正叫上有老下有小,只能過節時買點肉拉拉饞,那時候父母把瘦肉都給孩子吃,自己就吃點邊邊角角的肥肉,每到這時感覺到肉真香啊。
當時我和姐姐算是比較大的孩子,很理解家裡的情況,多少次看著父母為經濟發愁時,我和姐姐背地裡聊天都暗暗下定決心,我們大了一定要把家裡經濟困難的帽子甩掉。
現在經濟早已不會成為各個家庭的難題,肉價也已經翻了幾十倍,每天吃肉都是在平常不過的事了,卻再也吃不到那種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