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搞品質八年,總共寫過的8D報告沒有100也有80,而且這裡邊人為操作導致的問題至少佔一半以上。分享一下我的經驗供您參考。
我的經驗就是,要想防止人為因素導致的問題,對於原因的分析是否透徹很重要,也就是你能問到第幾個Why,這體現的是您思考的深度。簡單一句作業員沒有按照要求作業,是無法讓人滿意的,因為顯得非常沒有誠意,也無法突出你們團隊的工作價值,所以,對於原因的深層次挖掘,顯得尤為重要。
人為操作問題的原因,一般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過程不防呆。過程留給作業員犯錯的機會,僅靠要求作業員不要怎樣怎樣,是防不住的。按照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這句話尤其適用於製造業,就像你一直拋硬幣,總能遇到一次硬幣直立的情況。之前我遇到的一個案例,條碼交叉貼錯。我們設計的流程是前一個人貼好條碼之後,再將產品傳遞給下一個人,這樣下一個人就可以一一對應,也明確要求下一個人不允許去貼條碼,因為他那邊無法一一對應,容易貼混。但還是發生了,查監控發現上一個人離開了一會兒,下一個人就自作主張違規作業了。如何解決呢?就是調整印表機的位置。將印表機由兩人中間的位置,調整到第一個人的前端,使後一個人在他自己的工位上,無論如何也接觸不到印表機。這樣就再也沒出現過類似問題。
2.異常產品的處理過程出問題。一般情況下正常生產風險是很低的,反而是異常產品(不合規格等)的處理容易出問題。這部分產品萬不能依賴人為管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難保不犯錯。建議這部分產品引入實時黑名單制度,先確保這部分不會漏到其他地方,再談處理。
3.缺少可靠的攔截機制。除非是全自動生產,否則很多過程我們確實是無法透過防呆法等手段確保不犯錯,這時候只能退而求其次,犯錯可以,不流出就可以接受。這時候注意,攔截方案就不能是人為的了。比如要用帶報警系統的稱重代替目視檢驗,用系統掃描代替人工檢查等等。根據FMEA的精神,無法降低O(發生率)的情況下,降低D(偵測性),亦可以降低SOD的乘積,降低風險。
明確了原因,改善方案就水到渠成了,總之,絕大部分表面是人為原因的背後,都有過程設計或系統邏輯不合理或者待完善的地方,找到這些,才能真正防止再發,才能寫出讓人滿意的8D報告。
我搞品質八年,總共寫過的8D報告沒有100也有80,而且這裡邊人為操作導致的問題至少佔一半以上。分享一下我的經驗供您參考。
我的經驗就是,要想防止人為因素導致的問題,對於原因的分析是否透徹很重要,也就是你能問到第幾個Why,這體現的是您思考的深度。簡單一句作業員沒有按照要求作業,是無法讓人滿意的,因為顯得非常沒有誠意,也無法突出你們團隊的工作價值,所以,對於原因的深層次挖掘,顯得尤為重要。
人為操作問題的原因,一般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過程不防呆。過程留給作業員犯錯的機會,僅靠要求作業員不要怎樣怎樣,是防不住的。按照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這句話尤其適用於製造業,就像你一直拋硬幣,總能遇到一次硬幣直立的情況。之前我遇到的一個案例,條碼交叉貼錯。我們設計的流程是前一個人貼好條碼之後,再將產品傳遞給下一個人,這樣下一個人就可以一一對應,也明確要求下一個人不允許去貼條碼,因為他那邊無法一一對應,容易貼混。但還是發生了,查監控發現上一個人離開了一會兒,下一個人就自作主張違規作業了。如何解決呢?就是調整印表機的位置。將印表機由兩人中間的位置,調整到第一個人的前端,使後一個人在他自己的工位上,無論如何也接觸不到印表機。這樣就再也沒出現過類似問題。
2.異常產品的處理過程出問題。一般情況下正常生產風險是很低的,反而是異常產品(不合規格等)的處理容易出問題。這部分產品萬不能依賴人為管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難保不犯錯。建議這部分產品引入實時黑名單制度,先確保這部分不會漏到其他地方,再談處理。
3.缺少可靠的攔截機制。除非是全自動生產,否則很多過程我們確實是無法透過防呆法等手段確保不犯錯,這時候只能退而求其次,犯錯可以,不流出就可以接受。這時候注意,攔截方案就不能是人為的了。比如要用帶報警系統的稱重代替目視檢驗,用系統掃描代替人工檢查等等。根據FMEA的精神,無法降低O(發生率)的情況下,降低D(偵測性),亦可以降低SOD的乘積,降低風險。
明確了原因,改善方案就水到渠成了,總之,絕大部分表面是人為原因的背後,都有過程設計或系統邏輯不合理或者待完善的地方,找到這些,才能真正防止再發,才能寫出讓人滿意的8D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