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梓的思想是比較複雜的,他出生於屢代業儒的世家,自幼接受 了儒家正統思想的教育;但早年即沉浸在魏晉六朝的文史著作中,全身心都 受到它的浸潤;中年又接受了時代思潮中顏、李學說的影響,並由於交遊之 中頗多擅長於科技研究的文士,因而又自覺不自覺地受到自然科學學風的燻 染;更由於晚年生活日趨困窮,廁身於市井小民之間,感受到勞苦群眾的優 秀品德,從而更促成了他的世界觀中進步成份的滋長。吳氏自吳沛以下,以儒為業,專攻四書、五經,揣摩舉業,精研時 文,遂得以從科舉發家。傳主吳敬梓生活在詩禮傳家的環境中,自幼接受了 傳統的儒家正統思想教育,這在他的詩文中時有反映,前文已多有敘及;在 他的生平行事中也有所表現,即參與修復先賢祠藉以尊崇儒學,前文也有專 門介紹。此節則從他竭力抨擊釋、道所謂”異端”這一側面,推尋他在作品 中所表露的儒家正統思想。
在中國哲學史上,儒學一直佔據統治地位。此外,中國自創的道教以及 外面傳入的釋教,自漢代以來大為興盛起來。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任 何一個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無論他們是否溺信,卻都在利用儒、道、釋三家 為鞏固自己的專制統治服務。
生活在康、雍、乾時期的吳敬梓,在其名著《儒林外史》中,在尊
崇儒學的同時,也貶斥釋道。小說中出現的和尚、道士,不論是作為事件的 主角,還是作為陪襯的人物,作者不是加以正面斥責,就是旁敲側擊地予以 貶抑。將作者所刻劃的形象、所描繪的畫面稍作分析,便可看出吳敬梓對釋、 道二教中人均無好感,很少加以褒揚,而是嬉笑怒罵,極盡譏諷之能事,點 染所及,涉筆成趣,極深刻地暴露了他們的醜惡嘴臉。
《儒林外史》中的佛門子弟大都是勢利小人。汶上縣薛家集觀音庵的和
尚,對教私塾餬口的周進十分冷淡,給周進“享用”的伙食是“一碟老菜葉, 一壺熱水”;連王舉人在庵中吃酒時”撒了一地的雞骨頭、鴨翅膀、魚刺、 瓜子殼”,也得由周進“昏頭昏腦”地“掃了一早晨”。但當週進成了國子 監司業後,這個和尚的態度卻大不相同了,庵中“一張供桌,香爐、燭臺, 供著個金字牌位”,上寫道“賜進士出身,廣東提學御史,今升國子監司業 周大老爺長生祿位”,這是“薛家集里人、觀音庵僧人同供奉”的。連周進 從前寫的對聯,也被和尚“用水揭下”準備去“裱一裱”。這種露骨的勢利 連舊時代的評論家也為之感嘆不已,說:“薛家集村野地方亦有此趨風之事!”
吳敬梓的思想是比較複雜的,他出生於屢代業儒的世家,自幼接受 了儒家正統思想的教育;但早年即沉浸在魏晉六朝的文史著作中,全身心都 受到它的浸潤;中年又接受了時代思潮中顏、李學說的影響,並由於交遊之 中頗多擅長於科技研究的文士,因而又自覺不自覺地受到自然科學學風的燻 染;更由於晚年生活日趨困窮,廁身於市井小民之間,感受到勞苦群眾的優 秀品德,從而更促成了他的世界觀中進步成份的滋長。吳氏自吳沛以下,以儒為業,專攻四書、五經,揣摩舉業,精研時 文,遂得以從科舉發家。傳主吳敬梓生活在詩禮傳家的環境中,自幼接受了 傳統的儒家正統思想教育,這在他的詩文中時有反映,前文已多有敘及;在 他的生平行事中也有所表現,即參與修復先賢祠藉以尊崇儒學,前文也有專 門介紹。此節則從他竭力抨擊釋、道所謂”異端”這一側面,推尋他在作品 中所表露的儒家正統思想。
在中國哲學史上,儒學一直佔據統治地位。此外,中國自創的道教以及 外面傳入的釋教,自漢代以來大為興盛起來。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任 何一個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無論他們是否溺信,卻都在利用儒、道、釋三家 為鞏固自己的專制統治服務。
生活在康、雍、乾時期的吳敬梓,在其名著《儒林外史》中,在尊
崇儒學的同時,也貶斥釋道。小說中出現的和尚、道士,不論是作為事件的 主角,還是作為陪襯的人物,作者不是加以正面斥責,就是旁敲側擊地予以 貶抑。將作者所刻劃的形象、所描繪的畫面稍作分析,便可看出吳敬梓對釋、 道二教中人均無好感,很少加以褒揚,而是嬉笑怒罵,極盡譏諷之能事,點 染所及,涉筆成趣,極深刻地暴露了他們的醜惡嘴臉。
《儒林外史》中的佛門子弟大都是勢利小人。汶上縣薛家集觀音庵的和
尚,對教私塾餬口的周進十分冷淡,給周進“享用”的伙食是“一碟老菜葉, 一壺熱水”;連王舉人在庵中吃酒時”撒了一地的雞骨頭、鴨翅膀、魚刺、 瓜子殼”,也得由周進“昏頭昏腦”地“掃了一早晨”。但當週進成了國子 監司業後,這個和尚的態度卻大不相同了,庵中“一張供桌,香爐、燭臺, 供著個金字牌位”,上寫道“賜進士出身,廣東提學御史,今升國子監司業 周大老爺長生祿位”,這是“薛家集里人、觀音庵僧人同供奉”的。連周進 從前寫的對聯,也被和尚“用水揭下”準備去“裱一裱”。這種露骨的勢利 連舊時代的評論家也為之感嘆不已,說:“薛家集村野地方亦有此趨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