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
2 # 我愛祖國1241
關羽被困,對劉封來講,得到訊息後就應立即發兵去救援,不管你有沒有困難或其它原因,這是大局觀念,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服從命令是天職。而不能因私費公。劉封不救,就是罪人,就該死。
關羽被困,對劉封來講,得到訊息後就應立即發兵去救援,不管你有沒有困難或其它原因,這是大局觀念,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服從命令是天職。而不能因私費公。劉封不救,就是罪人,就該死。
即使得到劉封的救援,關羽也不可能逆襲。
上庸是否出兵最終仍然是要由劉封來拍板,孟達的“挑唆”並不起決定性作用。
而劉封去掌管上庸,這是劉備的安排。
劉備看人的眼力一向很好,歷史上真實的劉封還是很厲害的,二十歲的劉封隨劉備入川,“所在戰克”,屢建戰功,被封為副軍中郎將。三國時候,很多官二代都曾經幹過這個職位,比如曹丕、關平等。劉備入川之初,孟達和法正各率兩千兵馬,迎接劉備,劉備就把這四千人全都交給孟達統領,留駐在江陵。平定西川后,孟達被封為宜都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兵取漢中,命令孟達率其部攻取房陵,孟達拿下了房陵。孟達又開始進攻上庸。但這時,劉備不放心了,就派劉封去做總指揮,理由是怕孟達難以勝任。但我們分析,劉備心裡那點小算盤,誰還不明白是咋回事呢?
劉封代替孟達領軍,拿下了上庸。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此時劉封和孟達的兵力。
孟達先前有四千人馬,劉封到來,“與達軍會上庸”,也就說明劉封不是單槍匹馬來的,也帶來一部分人馬。現在劉、孟就統率至少有五千兵馬。
上庸申耽“舉眾降”,也有部分降軍。劉封和孟達再在此地徵些兵員,但也不可能太多,絕不可能超過張飛(一萬五千),更不可能與關羽比(兩萬多),估計應該不足萬人。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十二歲的劉禪被立為王太子,劉封的地位就十分尷尬了。
而關羽被拜為前將軍,假節鉞,就實際上擁有了對戰區兵力的調動權。而關羽北征襄樊劉封和孟達的部隊也在其轄制範圍內。為呼應劉備的漢中戰略,關羽發動了對曹魏的襄樊之戰,在此期間,關羽多次向劉封和孟達發來命令,“令發兵自助”,但劉封和孟達拒絕了。理由是“山郡初附,未可動搖”。劉封不助關羽,有沒有道理呢?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前期是佔有優勢的。打得曹仁龜縮不出,于禁和龐德來援,還被關羽來了個“水淹七軍”,擒于禁,斬孟達,在這樣的形勢下,劉封和孟達完全有理由以守住上庸和房陵為更加必要的任務。
後來,東吳偷襲是誰也無法預料的事情,連關羽自己都沒想到,能責怪劉封嗎?
當得知東吳偷襲的訊息時,關羽立即退兵南歸。但此時關羽的選擇就有大問題:後路被抄,東吳出動的兵力必然不會少,關羽如果此時向上庸和房陵方向靠攏,是完全可以脫險的。但關羽卻選擇南下,最終被圍麥城。這個時候,關羽再想跑,退路就不多了,而臨沮則是最佳的通道。
這又要怪劉備了。假如馬超的職權能落到實處,“督臨沮”,馬超如果能真的統領五六千人馬駐守臨沮,關羽是能逃掉的。但馬超是個虛職,劉備對別人的提防恰恰斷絕了關羽的生路。
那此時的劉封和孟達如果迅速出兵,能否救援關羽呢?
關羽走麥城時,只剩下五百來人。而劉封想救他有三個困難。
一是路途。
從上庸到麥城,從地圖上看似乎不算太遠,但實際上要走山路,路途艱難,十分困難。無法及時到達。
二是兵力。
劉封和孟達此時只有不足萬人,不可能全部帶去,只能抽調一半兵力四千人,最多五千算不錯了。如果想全部以輕騎突進,加快救援速度,估計連兩千騎兵都湊不足。這點兵力投過去,就算與關羽成功匯合,想逆襲?那明擺著是做夢。
第三是戰況。
實際上,東吳的戰爭準備工作還是很充分的,早有防範,偷襲,招降,切斷後路,面面俱到,後來關羽被擒殺就在臨沮。劉封帶兵來援,得先打破東吳的阻擊,這太難了。但這種情況下,劉封應該不應該去救呢?
當然應該去救,即使明知救不了,也必須做出這個救援的架勢來。
劉封不救關羽,給蜀漢軍中樹立了一個極其惡劣的典範――對友軍見死不救。這是以往從來沒有過的事。
劉封不救關羽,還有個更糟糕的影響,由於他是劉備的“假子”,在某種程度上或者在某些人的觀念中,他代表的是劉備的意志。劉封不救關羽,在某些“有心人”的眼裡,這就是劉備的想法。
劉備想擺脫掉扣在腦門上的這個屎盆子,就必須做兩件事:
1.殺劉封
2.替關羽復仇
這兩樣中的任何一個,劉備都必須去做,不做,那個屎盆子就扣結實了。劉封這次頓兵不出,就把劉備逼上了華山一條路。
所以說,劉封去救關羽,改變不了關羽敗亡的命運,但他只要去救,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也能改變劉備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