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古人對於男子的尊稱。後來,無論是男子、女子,尊稱人家,都為子。大家熟知的有孔子、孟子、荀子等。為什麼古人用“子”來尊稱他人呢? “子”字的篆文,象形一個小孩子的雙手向上撐,希望父母來抱他,很天真,代表一團天真之氣。天真接近於人的本性,所以,中國古人尊稱人為“子”。 傳統理論認為,我們每個人雖然面貌、壽命和身體狀況以至於社會環境不盡相同,但是本性都是一樣的。《中庸》說:“天命之謂性”,天性就是本性,是人人本有的共同的性質。本性沒有生沒有死,沒有生病,沒有一切人世間的種種苦惱。 傳統理論認為,我們有了自私的心理,本性就被遮蓋起來了,本性被自私心遮蓋了以後,我們在人世間才有生老病死,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出現了很多的麻煩。因此,透過逐漸減少自私自利的心,減少到後來完全沒有了,本性就開發出來了,我們就成為聖人了。這個減損的過程,儒家稱為“格物”(格除物慾),道家稱為“為道日損”。 中國之所以名為“中”,也是出於對這個天真本性的推崇。據《尚書》和《論語》記載,堯王禪位給舜王時,交代的最要緊的話就是“允執其中”,意思是要保持中道。後來舜讓位給禹時,所受的命辭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也是要保持中道。禹王以後的聖君,例如成湯文武,都是以“中”字為道統。至聖先師孔子雖然不得其位,但把“中”字教授給許多賢人,子思惟恐後世失去“中”字真義,便作一篇《中庸》流傳下來。 《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也就是說,“中”是宇宙人生的本體,是人人真實的自性。《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句話告訴我們,“中”是一種精神狀態,這種狀態是一種不喜不怒不哀不樂的寧靜狀態,這種狀態是萬物的本原。
“子”是古人對於男子的尊稱。後來,無論是男子、女子,尊稱人家,都為子。大家熟知的有孔子、孟子、荀子等。為什麼古人用“子”來尊稱他人呢? “子”字的篆文,象形一個小孩子的雙手向上撐,希望父母來抱他,很天真,代表一團天真之氣。天真接近於人的本性,所以,中國古人尊稱人為“子”。 傳統理論認為,我們每個人雖然面貌、壽命和身體狀況以至於社會環境不盡相同,但是本性都是一樣的。《中庸》說:“天命之謂性”,天性就是本性,是人人本有的共同的性質。本性沒有生沒有死,沒有生病,沒有一切人世間的種種苦惱。 傳統理論認為,我們有了自私的心理,本性就被遮蓋起來了,本性被自私心遮蓋了以後,我們在人世間才有生老病死,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出現了很多的麻煩。因此,透過逐漸減少自私自利的心,減少到後來完全沒有了,本性就開發出來了,我們就成為聖人了。這個減損的過程,儒家稱為“格物”(格除物慾),道家稱為“為道日損”。 中國之所以名為“中”,也是出於對這個天真本性的推崇。據《尚書》和《論語》記載,堯王禪位給舜王時,交代的最要緊的話就是“允執其中”,意思是要保持中道。後來舜讓位給禹時,所受的命辭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也是要保持中道。禹王以後的聖君,例如成湯文武,都是以“中”字為道統。至聖先師孔子雖然不得其位,但把“中”字教授給許多賢人,子思惟恐後世失去“中”字真義,便作一篇《中庸》流傳下來。 《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也就是說,“中”是宇宙人生的本體,是人人真實的自性。《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句話告訴我們,“中”是一種精神狀態,這種狀態是一種不喜不怒不哀不樂的寧靜狀態,這種狀態是萬物的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