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諞秦腔

    “抖馬”是秦腔舞臺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程式動作,展現的是人物騎馬運動的狀態,並根據生活中騎馬的形態,依據秦腔舞臺表演虛擬化的需要,進行的程式化的表演。

    抖馬的時候出現劈叉的動作,一般都是表現情況非常緊急,或追或逃的情況下馬失前蹄。馬失前蹄後,一般會劈叉三次,以表達人物內心的焦急狀態,同時後面會緊接“三捶”的銅器,用馬鞭在身後打三下,遂起身,意思是坐騎重新起身,完成其他的表演。比如《伍員逃國》中,伍員面對武城黑的追殺,慌不擇路,抖馬上場後,就會有劈叉的表演。具體表演方式是“擁捶”上場後,接“馬腿”後在“蹦蹬倉”的銅器中開始劈叉,在此可以劈叉一次或三次,至於次數的多少,演員根據自己的實力和對劇情人物的把控選擇。而後接“三捶”打馬起身。同樣的意思,大家熟悉的《火焰駒》艾謙傳信也會用到。在日常的表演中,還有一種表演方式是在搶背前小翻後,接一個劈叉背水坐地,意思是馬失前蹄人物滾落馬下。這種表演最經典的比如《下河東》趕架中,趙匡胤面對呼延贊,被打的束手無策,最後滾落馬下。劈叉是一個獨立的程式動作,在抖馬中應用劈叉,主要看劇情的需要,至於次數的對少,更多的是靠演員的把控,因為社即考驗演員的基本功,又要考驗演員的氣力,因此上劈叉對少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在整個過程中,將各種程式動作有機的組合,使整個過程中能夠傳情達意,能夠交代清楚需要表達的意思就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沒有算過,這輩子你還可以見父母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