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太宗

    次要:手下人才太少 重要:劉備無能

    次要:劉備當時的對手太強,比如東吳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明謀神將,曹操手下則有夏侯惇,典韋,許褚,張遼,郭嘉,賈詡,程昱等明謀神將。對比劉備手下靠得住的僅有諸葛亮,張飛,關羽,趙雲,黃忠,法正六人而已,而且關羽,張飛又死的太早,讓蜀漢一下子人丁凋零,只剩下諸葛亮,趙雲,法正撐檯面,根本無力進行統一大業。

    重要:劉備本就不是什麼明主,空有野心,沒有曹操,孫權那樣的雄才大略,就比如,曹操見到龐統這樣的人才時,反應是大喜過望,言聽計從,給予最高的禮儀,反觀劉備,一開始見到龐統時,就因龐統的長相就對龐統不滿,龐統死於落鳳坡,劉備也有大部分的責任。可以說在當時的三國裡劉備最無能,空有野心,卻沒有曹操,孫權一樣的雄才大略,竟然在亂世的時候看臉,可笑。

  • 2 # 燃糠夜讀

    1.從字面上來說,得一人可安天下,可是劉皇叔得了兩個,有時候1+1並不是等於2的。

    2.這句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說的,這裡面難道沒有點故事與內幕。再說了,為啥他說啥就一定是對的。三國那麼多謀士,真的就沒有比他們兩厲害的。

    3.人物的性格:劉備的性格,諸葛亮的性格,龐統的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4.人才儲備:劉備手中人才太少,雖三分天下,但是人才並沒有三分。都了後期,諸葛亮都要親自出徵了。

    各種因數導致一個國家的發展,並不是一個兩個厲害的人能解決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戰爭主要看的是綜合實力,個人武力終究無法長久。

  • 3 # 呂1010

    首先,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如果把這句話當作是占卜的話,那麼在邏輯上是行不通的。只得一人的話,那就有可能各為其主,那到底哪邊得天下啊?總會有一個得不到,那這句話就不攻自破了。

    這句話應理解為形容諸葛亮和龐統的才華,都具備“可安天下”的水平。但有了能臣,這只是安天下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諸葛亮投劉備後,最終並未得天下,是孔明選主眼光有問題嗎?

    眾所周知,曹魏勢大,公元207年,曹操已平定北方,而劉備僅僅駐兵於新野小城,這種實力對比之懸殊,前途之兇險,難道孔明會不知?但人與人是不同的,有些人喜歡投靠強權攀附權貴,而有些人會明知兇險也要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古今中外,從來不缺趨炎附勢之徒,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哉?所以,這不是眼光的問題,這是政治抱負。以功利小人之心,不見忠義高士之節,世人可恥!

    孔明壯志未酬,是孔明浪得虛名,還是蜀漢確實必敗?

    我認為孔明在“隆中對”中的策略,毫無問題。孔明也確實輔佐劉備,從區區新野小城起步,一步步達成了三分天下相機而動的戰略目標。知易行難,能把隆中對戰略在實踐中落實得如此精準,實屬不易。至少孔明在戰略層面上,當的起軍事家三個字。

    至於奪取天下,蜀漢其實並非必敗。孔明自己曾在隆重對中說,需要兩個先決條件:其一是荊州軍的配合,其二是“天下有變”。關羽的問題我就不說了,世人皆知。“天下有變”這一條,實非人力所能及,此乃天命。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傳承無大亂,且三代治魏國有方,坐擁絕對實力優勢又穩紮穩打不冒進,孔明如之奈何?在孔明的餘生中,孔明自己其實知道大勢已去,就只能放手一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不然還能怎樣?當年孔明曾激勵孫權,“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孔明也終其一生在堅守著自己的知行合一。論能力,孔明無愧蜀相之位;論人格魅力,武侯是千古楷模。

    在以成敗論英雄的現實世界中,少有“失敗者”能像諸葛武侯和關公一樣受到世人千古膜拜。孔明,絲毫無愧於“臥龍”之號。

  • 4 # 西門不帶刀

    天下英雄可不止一個臥龍,鳳雛;還有幼麒,冢虎。

    按三國演義的說法,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問題的關鍵也在這兒:是可以安天下,而不是可以一統天下。

    創業與守成,是兩個層面的問題。按三國演義的說法,臥龍諸葛亮與鳳雛龐統,他們從政的優勢要遠遠大於創業。因為創業需要進取精神,守成則需要平衡關係。

    1.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劉備的實力有點太弱了。

    曹操佔據天時,挾天子以令諸侯,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孫權佔據地利,劃江自治,自成一統。倒也落了一個逍遙自在。

    劉備佔據人和,靠著一把兄弟們的支撐,白手起家。

    白手起家這4個字啊,聽上去可美的不行。可隱含著的卻是沒有歲月的沉澱和財富的積累。我們應該還能清楚的記著,劉備在進了益州後奪了劉璋的地盤。馬上大封群臣,大肆獎賞,將劉章父子幾十年的積累,揮霍一空。貧困日久,突然乍富。這和中彩票是一個道理。

    2.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一點劉備跟曹操比差的遠

    曹操我們都知道,他老人家向來是唯才是舉的。只要有能耐不管品行怎麼樣。

    劉備身邊本身人才就比較凋零,再加上他不能善加利用。所以別說他一統天下,守住江山都成問題。

    我們再說一個細節:劉備的白帝城託孤。當劉備在夷陵之戰戰敗。退守白帝城無顏回歸成都的時候。他想把身後事全部託付給諸葛亮。這在三國演義中也描寫成了一段。軍民陳賢的典故。

    可如果我們仔細的去研究整個脫鉤過程。我們會發現:劉備對諸葛亮禁用且防。他將軍權交給了李嚴,將政權交給了諸葛亮,將皇權守衛交給了趙雲。如果從權力制約與平衡這個角度來說,劉備做的是沒有錯的。但如果從用人的心胸來說。劉備這一點跟曹操比差的太遠。

    3.說點題外話。

    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

    龍本應該在天上,一個臥龍就預示著他的鬱郁不得志;鳳雛就是小鳳凰崽子,一個沒長大的小鳳凰又能有多大的厲害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直接判斷血管硬化的檢測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