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球(Penalty Kick)是許多總時長固定的球類比賽中一種恢復比賽的方式。其通常在特定區域防守隊員犯規後判給進攻方。特定形式的點球也可能作為決定比賽結果的方式。
有點球的球類運動包括協會式足球、五人制足球、蓋爾式足球、冰球等。主要介紹最著名的協會式足球中的點球。
協會式足球
定義
隊員在本方罰球區內(包括線上),或如《足球競賽規則》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已明確的正常比賽移動中離開比賽場地後,犯有可判罰直接任意球的犯規,則判罰球點球。
罰球點球可直接射入球門得分。
歷史
在1890和1891年兩次有爭議的在球門附近的犯規後,1891年國際足球理事會決定加入“點球”這一判罰——防守隊員在球門線12碼內故意拉扯、絆摔對方隊員或故意手球,則在距離球門線12碼處任意位置踢點球,除守方守門員和攻防罰球隊員以外都應站在球6碼後。
之後,幾次規則變化使得點球變成了現在的樣子:1892年允許了延長上下半場時間以罰點球,1896年規定球必須向前踢;1902年引入了向外延伸18碼(16.5米)而成的罰球區和距離球門線12碼(11米)的罰球點,罰球點球時其餘隊員要站在罰球區外;1905年守門員被要求不得提前移動出球門線;1937年加入了距離罰球點10碼(9.15米)的罰球弧,並要求守門員站在球門柱中間;1995年所有球員要求在點球踢出前站在罰球點後。這些改變都是十分有意義的——例如1995年對規則的修訂的主要原因是主要蘇格蘭足協為了防止助理裁判站在球門線上後可能發生的越位問題。
規則
球必須放定在罰球點上。
必須明確指定主罰的隊員。
守方守門員必須停留在球門柱之間的球門線上,面向主罰隊員直至球被踢出。
主罰隊員和守門員以外的場上隊員必須:
場上隊員的位置符合規則規定後,裁判員示意執行罰球點球。
主罰隊員必須向前踢球。允許使用腳後跟踢球,只要球向前移動。
當球被踢且明顯移動,即為比賽恢復。
主罰隊員在其他隊員觸及球前不得再次觸球。
當球停止移動、離開比賽場地,或因發生任何違反規則的情況而裁判員停止比賽時,即為罰球完成。
在上下半場或加時賽上下半場結束時,允許補足時間以完成罰球點球程式。
《足球競賽規則》對罰球點球的犯規和結果有詳細闡述,可參考之以獲得更詳盡的解釋。
踢球點球決勝(點球大戰,Kicks from the Penalty Mark)
這是必須決出勝者的比賽決定比賽結果的一種方法。除守門員和主罰隊員以外其他隊員站在中圈。大部分以上規則仍然適用,但主罰隊員踢出球后不可再次觸球。
雙方球隊各踢5輪球點球,如果一對進球數已經超過另一隊罰滿5次可能的進球數,則此隊勝利。如果進球數相同,則繼續踢球,直到出現踢完相同次數時,一隊比另一隊多進一球的情況為止。
其它
在職業賽場上,球點球是十分有效的得分方式,因此撲出點球的守門員和打進炫酷進球的球員往往會留下一段佳話。
1976年歐洲盃決賽捷克斯洛伐克的帕連卡打入了世界上第一個“勺子點球”——以十分容易被撲出的方式將球輕輕吊向中路以欺騙向側面撲的守門員。
2005年的歐冠決賽點球大戰中,利物浦門將杜德克在對方罰點球時跳起了“義大利麵舞”,成功地迷惑了對手並撲出兩個點球,幫助利物浦捧杯。
2006年世界盃1/4決賽德國和阿根廷的點球大戰前,德國門將教練交給門將萊曼一張紙條,上面清晰的寫著阿根廷每位球員習慣的罰球方向。憑藉此,萊曼撲出了阿根廷隊員坎比亞索和阿亞拉的點球。
其他運動
在五人制足球中,判罰點球的條件和協會式足球相同——在罰球區內出現可判罰直接任意球的犯規。不過,五人制足球中只需離罰球點5米即可。
蓋爾式足球中,如果在場地矩形區域內犯規,即可判罰點球。球在11米線的中心的地面上罰出。只有守門員可以防守此球。
在冰球中,在單刀突破(Breakaway)時由於對方隊員的犯規動作失去明顯得分機會時,裁判員判罰點球。為保持比賽平衡,這通常只在判罰小罰(minor penalty)時判罰。罰點球時停表,罰出前球可以移動。
[1] Laws of the game 2018/2019. (2018). Zurich: Internat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 Board.
[2] Laws of the game. (1890). London: The FA.
[3] 2018-19 NHL Official Rules (2018). New York: National Hockey League.
點球(Penalty Kick)是許多總時長固定的球類比賽中一種恢復比賽的方式。其通常在特定區域防守隊員犯規後判給進攻方。特定形式的點球也可能作為決定比賽結果的方式。
有點球的球類運動包括協會式足球、五人制足球、蓋爾式足球、冰球等。主要介紹最著名的協會式足球中的點球。
協會式足球
定義
隊員在本方罰球區內(包括線上),或如《足球競賽規則》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已明確的正常比賽移動中離開比賽場地後,犯有可判罰直接任意球的犯規,則判罰球點球。
罰球點球可直接射入球門得分。
歷史
在1890和1891年兩次有爭議的在球門附近的犯規後,1891年國際足球理事會決定加入“點球”這一判罰——防守隊員在球門線12碼內故意拉扯、絆摔對方隊員或故意手球,則在距離球門線12碼處任意位置踢點球,除守方守門員和攻防罰球隊員以外都應站在球6碼後。
之後,幾次規則變化使得點球變成了現在的樣子:1892年允許了延長上下半場時間以罰點球,1896年規定球必須向前踢;1902年引入了向外延伸18碼(16.5米)而成的罰球區和距離球門線12碼(11米)的罰球點,罰球點球時其餘隊員要站在罰球區外;1905年守門員被要求不得提前移動出球門線;1937年加入了距離罰球點10碼(9.15米)的罰球弧,並要求守門員站在球門柱中間;1995年所有球員要求在點球踢出前站在罰球點後。這些改變都是十分有意義的——例如1995年對規則的修訂的主要原因是主要蘇格蘭足協為了防止助理裁判站在球門線上後可能發生的越位問題。
規則
球必須放定在罰球點上。
必須明確指定主罰的隊員。
守方守門員必須停留在球門柱之間的球門線上,面向主罰隊員直至球被踢出。
主罰隊員和守門員以外的場上隊員必須:
距離罰球點至少9.15米(10碼)在罰球點後在比賽場地內在罰球區外場上隊員的位置符合規則規定後,裁判員示意執行罰球點球。
主罰隊員必須向前踢球。允許使用腳後跟踢球,只要球向前移動。
當球被踢且明顯移動,即為比賽恢復。
主罰隊員在其他隊員觸及球前不得再次觸球。
當球停止移動、離開比賽場地,或因發生任何違反規則的情況而裁判員停止比賽時,即為罰球完成。
在上下半場或加時賽上下半場結束時,允許補足時間以完成罰球點球程式。
《足球競賽規則》對罰球點球的犯規和結果有詳細闡述,可參考之以獲得更詳盡的解釋。
踢球點球決勝(點球大戰,Kicks from the Penalty Mark)
這是必須決出勝者的比賽決定比賽結果的一種方法。除守門員和主罰隊員以外其他隊員站在中圈。大部分以上規則仍然適用,但主罰隊員踢出球后不可再次觸球。
雙方球隊各踢5輪球點球,如果一對進球數已經超過另一隊罰滿5次可能的進球數,則此隊勝利。如果進球數相同,則繼續踢球,直到出現踢完相同次數時,一隊比另一隊多進一球的情況為止。
其它
在職業賽場上,球點球是十分有效的得分方式,因此撲出點球的守門員和打進炫酷進球的球員往往會留下一段佳話。
1976年歐洲盃決賽捷克斯洛伐克的帕連卡打入了世界上第一個“勺子點球”——以十分容易被撲出的方式將球輕輕吊向中路以欺騙向側面撲的守門員。
2005年的歐冠決賽點球大戰中,利物浦門將杜德克在對方罰點球時跳起了“義大利麵舞”,成功地迷惑了對手並撲出兩個點球,幫助利物浦捧杯。
2006年世界盃1/4決賽德國和阿根廷的點球大戰前,德國門將教練交給門將萊曼一張紙條,上面清晰的寫著阿根廷每位球員習慣的罰球方向。憑藉此,萊曼撲出了阿根廷隊員坎比亞索和阿亞拉的點球。
其他運動
在五人制足球中,判罰點球的條件和協會式足球相同——在罰球區內出現可判罰直接任意球的犯規。不過,五人制足球中只需離罰球點5米即可。
蓋爾式足球中,如果在場地矩形區域內犯規,即可判罰點球。球在11米線的中心的地面上罰出。只有守門員可以防守此球。
在冰球中,在單刀突破(Breakaway)時由於對方隊員的犯規動作失去明顯得分機會時,裁判員判罰點球。為保持比賽平衡,這通常只在判罰小罰(minor penalty)時判罰。罰點球時停表,罰出前球可以移動。
[1] Laws of the game 2018/2019. (2018). Zurich: Internat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 Board.
[2] Laws of the game. (1890). London: The FA.
[3] 2018-19 NHL Official Rules (2018). New York: National Hockey Lea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