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engrf_0373c1
-
2 # 老穆說語文
老穆解析
文言文閱讀和古詩詞鑑賞對於是高中生而言,絕對是個難題。
文言文閱讀一般19分左右,而古詩詞鑑賞則10分左右,兩項加在一起近30分。然而在實際考試中,差點的學生往往只能得個7、8分,一般學生也只能得個14分左右,可見其難度。
文言文閱讀,主要考查學生“理解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和C級。考點如下圖:古詩詞鑑賞,主要考查學生“鑑賞評價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考點如下圖: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學習文言文閱讀和詩歌鑑賞呢?穆老師給出如下建議,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接著往下看!
老穆支招一、文言文學習方法(圖片版)
二、古詩詞鑑賞學習方法
〖1〗部分方法同文言文
如“背”、“細”、“點”、“記”等
〖2〗攻克考試常考考點
a.表達技巧(藝術技巧)
b.情感態度
〖3〗背誦常見典故
〖4〗背誦常見借代詞語
〖5〗具備“命題者思維”和“反命題思維”
〖6〗做題時,要知曉該題的考點以及考點對應的知識點,做到“答題有據”。切勿盲目答題。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加油哦!
-
3 # TITI語文小課堂
文言文是一個高考佔了19分的一個大板塊。
很多同學一見文言就頭疼,一聽課就犯困,一做題就懵,不知道該怎麼學,於是憑著運氣做題。
大多時候,我們的文言文學習,都太盲目了。
我們只要把規律摸清楚,其實文言文很好提分!
(一)考什麼?
考綱要求
1.識記A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1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4)瞭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
(5)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3.分析綜合
(1)篩選並整合文中資訊
(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二)考題型別,出題趨向
近些年越來越往“理解”的方向偏移,如去年就有:一個斷句選擇,一個古代文化識,一個文意理解,再加兩個翻譯。
你需要做的是“讀懂”。怎麼算讀懂呢?實詞會不會?虛詞會不會?我說句話你看我說得對不對?能不能分析,概括評價,推斷,
(三)平常怎麼學習
在課內學好課本,打好基礎,不是隻會抄和背。而是在會背的基礎上,學會思考
這篇文言講的是什麼? (對應 上面的能概括。)
文章涉及的虛詞實詞都弄懂了? (對應上面的能讀懂。)
一次多義,特殊句式都弄熟了? (對應上面的能分析。)
是不是對人物熟悉到能放進作文裡當素材了?(對應上面的能評價、推斷。)
總之,基礎就是考綱裡要你掌握的部分,實詞虛詞,句式等等
如果覺得實詞意思太多,特別是一詞多義,難以記憶,可以來我的首頁影片中,學習一些記憶方法。
(四)怎麼練習
現在全國卷文言文為三道選擇題加上兩道翻譯題。
在很短時間內提高文言文的方法就是一次性看50道相同的題型,
歸納錯誤的選項是怎麼設定的,
積累一些試題中出現頻率很高的文言常識,
培養題感,語感。
在看了很多道題目之後,考試時就有思路並會注意選項的設定套路了。
希望這些經驗對你有幫助。
回覆列表
文言文要把課文內的文言文背熟,能較為準確翻譯出來。另外找幾篇近幾年的考試真題好好練習,如果能背下來最好,並且能進行翻譯。詩歌要好好記住詩歌的相關鑑賞術語,比如動靜結合,比喻,擬人等等。還要記住相關型別題的答題模板。要能讀懂就要多讀詩歌了。多看鑑賞,多翻譯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