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徐的自留地

    《紅樓夢》一再翻拍,但都沒有超越86版的經典之作。尤其是林黛玉這一角色,正如網友所言,陳曉旭之後,再無林黛玉。

    因為只有陳曉旭演活了林黛玉,或者說,陳曉旭不是在演林黛玉,她就是林黛玉的化身。

    陳曉旭信仰佛教,人生行走四十年,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一切都是機緣。

    陳曉旭天生麗質,有著南方女孩的靈秀婉約,事實上她是一名北方姑娘。1965年,陳曉旭出生在遼寧鞍山一個具有藝術氛圍的家庭,父親是京劇團導演,母親是京劇演員。

    很多年後,陳曉旭已經病逝,她的父親陳強在訪談節目中講述了一件事,不得不讓人感慨,一個人的名字,暗藏了命運。一個人的命運,早已冥冥中註定:

    陳曉旭出生之前,她的母親做了一個夢,夢裡有個老頭告訴她,你這孩子叫陳芬。父親去請教一位南方老師,對方告訴他,這個“”字,是南方一種小草,不太起眼,散發微微香氣。(這不應對了林黛玉株栙珠草的前世今生麼?)後來父親找了一位研究《易經》的人算了算,對方告訴他,這名字,林黛玉的命,會悲痛一生。

    因為算命先生這句話,陳父決定給女兒改名。因為她在太陽昇起時出生,所以改名為陳曉旭。

    陳曉旭10歲那年,退學進入鞍山雜技團,從此開始了辛苦的練功生活。雜技團解散後,她又進入話劇團,幹一些打雜活,演一些小角色。

    直到1984年,命運改變正式到來——《紅樓夢》劇組向面向全國招募演員。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勵下,陳曉旭給導演王扶林寄去自薦信,信中附有一張個人照,照片後面寫有一首詩。那首詩是她在14歲創作的《柳絮》

    我是一朵柳絮,

    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裡,

    因為父母過早地把我遺棄,

    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問我的家在哪裡,

    願春風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給大地的角落帶去春的訊息。

    我是一朵柳絮,

    生來無憂又無慮,

    我的爸爸是廣闊的天空,

    我的媽媽是無垠的大地。

    導演被林黛玉的詩人氣質深深吸引,通知她前往北京面試。面試通過後,陳曉旭進入《紅樓夢》培訓班,開始為期三年的學習。

    一開始,導演還試圖尋找到更加適合飾演林黛玉的角色,便問陳曉旭是否能夠演其他角色,沒想到年僅18歲、毫無演戲經驗的陳曉旭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觀眾會覺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個女孩的角色。”

    這種自信,不是每一個競選林黛玉角色的人都有的。林黛玉這個角色,非陳曉旭莫屬。

    事實證明,陳曉旭的確就是林黛玉。《紅樓夢》熱播,人們已經分不清戲裡戲外,感覺在她身上,已是人戲合一。

    這是機緣。如果當初沒有寄去推薦信,她就不會獲得飾演林黛玉的機會。沒有這個機會,她後來也就不會創業開廣告公司,年紀輕輕身家過億。

    一個人一旦成名,所有行蹤都將被關注。陳曉旭一邊開公司一邊學佛,在她看來,這不是真正的放下。放下財富,放下親情,放下一切,才算真正的放下。

    當她得知自己身患乳腺癌後,毅然決定出家修行。因為,機緣已經成熟。

    2007年5月13日,陳曉旭在深圳病逝,年僅41歲。從此人間再無陳曉旭,林黛玉始終活在人心間。

    回想陳曉旭出生那年,父親為了避免她悲苦命運,特地為她改名,卻不知,一個人的名字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卻早已註定。

  • 2 # 優優飛揚

    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正逢其時,那個年代物質精神都相對匱乏,那時候的電視劇都趕上了好時候,《西遊記》《大俠霍元甲》《上海灘》等都被視為不能超越的經典。

    陳曉旭版《紅樓夢》亦復如是。

    大環境使然,讓我們在評價時得到我們不可避免打情懷分。

    很多人熟悉的應該有三個版本的林黛玉,陳曉旭版,

    蔣夢婕新版,

    還有就是早先曾經作為國禮呈現給外國友人演出的越劇版《紅樓夢》。

    越劇版《紅樓夢》中王文娟老師扮演的林黛玉從造型到眼神也是非常讓人津津樂道的。但是看戲曲裡的林黛玉總是覺得老氣橫秋,那些濃脂厚粉可能會讓人猜不出年齡,但是也正是因為猜不出年齡才讓人覺得老態。

    大觀園裡是一群如花似玉的小兒女,讓正值青春的人來演看著也是舒服的,奇葩說裡範湉湉說過一句話,年輕的身體誰不愛?你不愛嗎?馬東當時就無語了。

    同樣,年輕的容顏誰不喜歡?沒有人會不喜歡。京平豫越是大劇種,但是戲曲到底是在走下坡路,戲曲也畢竟是小眾群體才能接受的。我們很多人已經不能在臺下心平氣和的欣賞一出幾個小時哼哼唧唧不知所云的大戲了。

    再有就是蔣夢婕飾演的新版紅樓夢了。

    我記得當年聽說紅樓夢要翻拍了開心的很,海選演員的時候跟著那些人幾度浮沉,掉足了胃口,等李少紅導演拍出新版看的時候已經是對那些演員沒有期待沒有新鮮感了。

    看看八十年代拍這片子那些人是什麼態度,從導演到演員無一不是在精工細作,慢功才能出細活啊,三年磨一劍,觀眾也是看得到的。看看同樣是黛玉初進賈府,差距真的不要太大啊。

    最後覺得認同小旭版的紅樓夢是因為她演的真的是好,甚至這個演員的一生命運或多或少都跟黛玉有著一樣的宿命。

    中年早逝,功成名就又怎麼樣?萬貫家財又怎麼樣?黛玉幾時把這些看到過眼裡?最後不還是一切都隨風而逝?質本潔來還潔去。

    也有人說這個時候不在了也是好的,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陳曉旭把最好的自己呈現給了銀屏,給了觀眾,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認真演戲的人成就了經典,她一定也是帶著上天的一些使命來走這一遭。她用心了,我看到了,你也看到了,不是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材質貴的玉石和雕刻好的雕刻件,哪種更加吸引你?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