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衿書法

    不錯,有模有樣,欠的是經驗,學習書法,就是要在臨帖與創作之中交潛進行。

    我們臨帖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能夠應用。創作是每個學習書法的人最終的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在臨帖時對筆法,佈局下一番功夫,把單個字融合成幾十、幾百的整體。

    從你的圖片上大致可以看出你臨習的是趙孟頫書法。在運筆的穩定性上做的比較好,結構把握的也準確。欠缺的地方是筆法的應用。你的筆法還比較單一,沒有太多的手段。所以變化不大。在筆法方面要加強學習,掌握的筆法組合越多,變化越豐富,作品的韻味也就越強。

    筆法學習的途徑很多。我的付費專欄裡面有專門的筆法學習課程,不妨可以試看一下作參考。筆畫的質量要靠精細的筆法去完成,當你掌握了筆法以後,各種筆畫的形態需要用哪些筆法組合來完成,就能駕輕就熟的自如揮運。

    書法學習的後期,就是筆法的精雕細琢練習。誰的筆法精細,誰的作品就有神彩。書體的外形的模仿是有盡頭的,而筆法的變化是無窮的。我們只有掌握了基礎的筆法,讓不同的筆法組合出萬千的變化,我們的書法水平才能不斷的進步。

    在目前的這個階段,多臨少創。每當在臨帖過程中有了一些心得,然後創作一幅看看,有沒有臨帖時的感覺。儘量的把自己的這個學習階段中的體會表現在創作中。創作不是違背字帖另起爐灶。是要把所學習的東西表現在自己的作品中。很多朋友把創作理解成了憑自己的感覺去書寫。完全不顧及自己的所學。這是不可以的。創作就是檢驗我們這一階段的學習成果。能夠表現出在臨帖時的東西,就可以了。再繼續臨帖,待產生了新的悟解,又來創作一幅。當我們的創作能夠說服得了自己,就可以轉變成以創作為主,臨帖轉變成微調的學習階段。

    所謂的微調,就是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進行修正。對某些瑕疵進行修復。學習書法就是一個不斷的修改過程,不會有完美的結果。

  • 2 # 如石書藝

    有創作欲是學書法的必備素質。但真正意義的創作你還不清楚,或者說你創作的作品還不具備創作書法元素。

    書法創作的前提是法度。也就是說你的書法從哪裡來要非常清晰。而你的書作,有一些“趙體”的影子,但沒入法。在沒吃透臨帖精神的情況下,進行創作,很容易暴露出習氣,這是創作環節最忌諱的。

    走臨創結合是不錯的方法,但要把握好度,臨帖階段必須以臨為主,只有透過深入臨帖,專心致志,才能得到帖的要領。這個過程的長短因人而異,不可急於求成。從你的習作看,還要深入臨帖,不具備創作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雲成功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