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溫陵遊人
-
2 # 我真的有個洗臉盆啦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皇帝經歷了很多位,有賢君,暴君。在文人詩句和野史記錄中,印象中有幾個比較奇葩的君王。
瘦金體
1.漢昌邑王劉賀。不知大家有沒看過孫耀威和曹穎主演的《烏龍闖情關》?歷史中的昌邑王還真只是做了27天的皇帝,據說他在位期間做了一千一百幾件身為皇帝不應該做的事。影視劇中的昌邑王比較老,歷史上的昌邑王17/18歲左右登基,相對比較年幼。最後被廢黜了。
2.漢哀帝劉欣。斷袖”這個詞,相信很多人都想到是同性之戀(不歧視這種感情)。很多皇帝都有男chong,為什麼偏偏是漢哀帝最出名呢?據說他很寵信董賢,用現在的話來說,董賢就是一個偽娘,很秀氣俊美。有一天兩個人一起睡覺,漢哀帝一早要早朝了,為了不打擾到還睡得香香的董賢,把董賢壓著自己的衣袖弄斷了。絕對的真愛。
楊貴妃得寵,家裡人也跟著升級很正常。董賢因為受寵,家裡人也是跟著升級,勉強也算正常。不正常的是,董賢的妻子可以跟董賢進宮,董賢老丈人也有個好的工作崗位。簡直愛屋及烏了。
很多大臣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漢哀帝與董賢喝酒時,不知道有沒有醉,對著董賢說要像堯舜讓賢一樣,把帝位讓給董賢。沒有不透風的牆,這話傳到別人耳朵裡。皇帝去世後,董賢沒人罩了,結果是落得一個不好的下場的。
3.木工皇帝朱由校明熹宗。他是一個很心靈手巧的人,但作為皇帝就有點不務正業了。幾乎不怎麼管國事,每當別人上報國事就很煩。他的木匠活做得很好,據說做了一個乾清宮的小模型,模型的陳設非常齊全和精美絕倫,是個優秀的手藝人,但他是個皇帝。
魏忠賢表示很開心。
花鳥圖
4.宋徽宗趙佶。是個藝術家,畫作非常清新簡潔漂亮,擅長繪花鳥圖,還創造了著名的“瘦金體”的藝術字。但“靖康之恥”,是他的藝術天賦和作品不能覆蓋的“不作為之恥”。父和子,后妃皇宮被俘虜和被洗劫,“靖康之變”也是北宋結束的標誌性事件。
成王敗寇本來也是很正常的事,但奇葩在,宋徽宗俘虜後被封“昏德公”,金人在他面前侵犯他的后妃,還有19個子女有5個不是他親生的,他也能好好地看著下去,好好地苟且下去。
搶他皇位,賜難聽的封號,淫亂他的后妃,奪他的財富,他沒什麼表情,直到金人燒他的作品他才痛哭流涕。沉迷藝術,不能自拔,不該啊!
藝術造詣很高。不應該生在帝皇家,如果不是皇帝,那一定是一個有一番作為的畫家。
瑞鶴圖
5.晉惠帝。這個皇帝很出名的一句話是:為什麼不吃肉?
當時有百官上奏百姓饑荒,只能吃樹皮樹根。這個皇帝天真地說:他們為什麼不吃肉呢?從小衣食無憂,錦衣肉食,常識很缺乏。
6.南朝東昏王蕭寶卷。自幼愛玩不務正業,喜好女色,還很昏暴。最出名的妃子就是潘玉兒。相信很多人都有觀看2018年的清宮劇《延禧攻略》,其中魏瓔珞第一個KO的那個囂張跋扈的妃子“步步生蓮”的南朝妖妃典故,就是蕭寶卷與潘玉兒淫亂後宮的典故。
這個皇帝很喜歡角色扮演。潘玉兒美貌動人,但是市井出身。蕭寶卷為了討好妃子,讓其有歸屬感,在龐大的皇宮起了一座市井平民地,由宮女太監扮演平民小販,自己偶爾也親自扮演。與潘玉兒出行時,自己還扮演小太監護衛,兩人臭味相投,孜孜不倦。
他當皇帝4年,19歲時被殺。潘玉兒唯一在歷史上比較正面的一點是:在她被轉獻給其他人的時候,她選擇了忠於蕭寶卷,選擇了自我了斷。
蘇軾有句詩句,就是她唯一比較正面的評價:月地雲階漫一樽,玉奴不負東昏。臨春結綺荒荊棘,誰信幽香是返魂?
認知歷史的觀點還是有很多不足,請多指教。
-
3 # 南方鵬
作為一國之主,耽於享樂處事不當的皇帝有之,一著失計滿盤皆輸的君主也有之,但大多是囿於眼界形勢而走出的昏招,一些放在後來以千年目光來看,確是匪夷所思,放在當時卻可能情有可原。如一些演義小說的說法如紂王酒池肉林,剖比干心肝,烽火戲諸侯等如小兒睡前故事等,一些史書雖有所涉及,卻是令人起疑的,信之拉低智商,不少史家對此也持有異議。論起皇帝做的蠢事,魏晉有兩例,卻是一正一反的例子,結局一樣,王朝覆滅。
至此,二位做法相反的皇帝,都走向亡國亂國,不分封錯分封也錯?其實不然,晉朝之所以大亂,源於中央無力,宗室太強大,藩王實力直接走到相當於漢景帝時期,亂象會出現。最致命的是最高領導卻是白痴晉惠帝,連正常處理政事都不可能,後族爭衡,引外藩入衛為援,終釀成大事,異族不夠兵力彈壓,造成五胡亂華。由此看來,曹丕與司馬炎,做的確是蠢事,連朱元璋後來還得實行分封,何況之前,諸王爭位是家族內部事,送給外人才叫亡國。
回覆列表
例舉三人。
有為之君,縱慾而亡明穆宗朱載垕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盡力輔佐,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內外得到大治,史稱隆慶新政。卻縱慾過度,沉迷媚藥,三十六歲而亡。
為愛妃停止攻城南北朝時期的齊後主高緯曾率軍攻擊平陽,眼見就要功成,高緯卻下令停止攻城,原因是希望讓自己的愛妃馮淑妃看到攻破城池的勝利場景。結果等馮淑妃打扮完趕到前線時,守城的敵人已經堵上城牆缺口,重新組織起防禦。齊軍士氣渙散,大敗。
烽火戲諸侯說到君王蠢事,不得不提“烽火戲諸侯”。西周時周幽王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臺以戲弄諸侯。點燃也就算了,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做這愚蠢之事,導致失去諸侯的信任。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