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者沙龍
-
2 # 塵谷行知
器,可以理解為是容器,容器是有形狀和大小的。君子不器,君子的德行是沒有一個固定形狀,他的言行也沒有一種單一的固定模式,是隨機應變的。這就像是水一樣,無形,卻又能夠無所不破。
因為君子奉行的是“中庸之道”,這種心靈狀態是時刻能將兩種力量維持在相對平衡位置,不會偏向於任何一方。“你對我不仁,那麼我就對你不義”,當然,這裡的“不義”不是指報復的意思,而是用“仁愛”的另一端去支撐應對你的“不仁”,使你我不會傷害到彼此。你用外在的言行攻擊我的道德底線,我雖然不會動手,但是我知道怎麼攻擊你的道德之心,讓你慚愧得抬不起頭來。
學而優則仕,並不是指的學習什麼技能,還是為人處世之道,你的德行達到一定境界就可以步入仕途了,你不會被外在的得失所縛,一切依道德而行,所做之事問心無愧,當然也能在官場仕途上游刃有餘了。
-
3 # 淡漠千里1
《大學》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君子不器”出自《論語.為政》篇。其前後文如下: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眾所周知,《論語》是經過孔子學生們反覆研討後編撰而成的,不是隨隨便便把孔子的話拼湊在一起的。因此,這些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的幾句話,其實是有其一致性的。仔細分析歸納一下不難發現,“故”與“新”、“行”與“言”、“周”與“比”,都是指向本末、先後的關係。因此,“君子不器”也不例外,與“器”相對的便是“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以,“君子不器”即是“君子為道不為器”之簡略,《子張》篇“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也可與之相互印證。總之,這幾句話的意思都是在強調君子為人處事皆當以務本為要,即《大學》所謂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而《為政》篇各章則都是圍繞“德”而展開的論述。為政以德、為學以德、為孝以德、處事以德、識人以德,總之,言君子當以德為本,所以“君子不器”的最後指向就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即“尊德性而道中庸”。
至於“學而優則仕”,則是孔子的學生子夏與子游在辯論教學之本末及先後秩序時說的話,出自《論語.子張》篇。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意思是說:對於教學,有些可以讓學生先充分實踐,有了一定的直觀體驗後再系統講授其道理(比如日常禮儀類的),另一些則只能在全面理解掌握理論知識後才能嘗試開展實踐(比如治理國家或帶兵打仗)。
在這裡,“仕”當訓為見習或試行,而不是指做官;“優”是指豐富、多、充分的意思。
所以,如果真的有人因為這兩句話而影響了其對專業領域的堅持的話,責任也在那些胡亂解釋《論語》的專家學者,與孔子沒有任何關係,這個黑鍋不應該由孔子來背!
-
4 # 王軍95141
君子不器與大器之才,兩者字似意迥。不器,乃不拘於一格成物,要善長進取,完美自我。大器,大用之才。學而優則仕,古時學子之夢想,齊家治國安天下,儒家們的至高境界。現在則不全然,各行各業不止百家,可以說萬家齊放,既可效力國家社會,又能實現自身抱負。學而優可仕丶可商、可工、可科技…
-
5 # 手機使用者53667292427
君子不要滿足於成為某一方面的專業人才,應該在心性上下功夫,下學而上達,達到知性,知己,進而知物,知天境界。學而優則仕,這裡學的含義不同。這個學是指德性之學,能仕則可以更好的明明德與天下。
回覆列表
君子不器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君子不屑於做具體事情、君子不止於做具體事情,我的理解更傾向於後者。君子既要認真做好眼前的事情,更要著眼長遠、目標遠大。
學習好、學問深的人不一定適合當官,但當官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不論是不是當官,做人就得多多學習、充實自己,是自己有個強大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