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心撿漏
-
2 # 在老去的老胡
我說說我的經歷吧,我很少買書,小時候家裡真的很窮,我爹爹在我二年級時給我買過一本關於小狐狸的連環畫,不太記得名字了,但我珍寶了很久,放在床頭稻草墊子下面有時間就拿出來看。
後來再大點就去叔叔家偷看他藏在箱裡的《水滸傳》,《說唐》,《楊家將》之類的大部頭,各種書都看,只要能看懂的,有時別人家翻牆上的舊報紙也能吸引我站好久。但我還是很少買書。走供銷社的書櫃邊上看了無數遍,還是拿不出幾毛錢買一本喜歡的書。
到中學時拿過年的壓歲錢買過一本《蜀山劍俠傳》,本來有套的,買不起,但那本書我在同學中換了無數本書,最後也弄丟了。那時候看書的主要來源就是借和換,為了借本書會走上十公里去同學家裡,借回來抓緊時間,三兩天看完,趕快還回去。那時候的最大夢想:等我不讀書了,賺錢了,一定要把世界上所有的書都買來讀一遍。
不多久,初中畢業後進入社會了,我還是很少買書,曾經買過兩本雞湯類的《羊皮卷》和《人性的弱點》,都沒看完,我總覺得是我已經沉不下心來看書了。而且,我確實還是不捨得花太多錢買書,一直到現在,我沒買過什麼名著,但很多名著我還是看過,透過借和租的方式。
好象有人說過:書非借不能讀也。確實,買回來的書真的就對人沒太多吸引力了。現在我家的桌上有的可能是小孩的教材和課外書了,前段時間小孩看的是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不過我也沒拿過來看了。或許,是另一個輪迴又開始了吧。
-
3 # 餘逸遙
《易經》
買錯版本了,本來是準備買來學技能、學知識的,結果什麼都學不到。
虛假的易經就拿我的那本來作比吧,只有什麼什麼卦,如何如何,看完之後,我別的不知道,就記住了:
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或躍在淵,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就記住了這些,然後釋義裡面開始糊里糊塗地告訴你,從什麼什麼卦中,可以看出什麼什麼的道理,教我們要學會怎麼怎麼做人,最搞笑的是,它每一卦後面,還會強行舉一個和卦象不搭邊的例子。
例子都有那些個,包玉剛、褚時健、比爾蓋茨、喬布斯,等等等等,真是難為編輯了,讓我明白什麼叫做牽強附會。
真實的《易經》教會你起卦,得出卦象,解讀卦象。這是最基本的。
從中學到這個世界不可言知的奧妙,並對這個世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是很難達到的。對人事物的分析達到一種十分透徹清明的地步,能夠做出迅速準確的判斷抉擇,達到真正的“善易者不卜”。這點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因為對普通人而言,即使淺層次的理解,也能解決普通生活中的大多數困難。至於怎麼學做人,這東西不是學到的,不是說教你怎麼做,你就按照人家的說法去做去活,那簡直愚蠢。
我理解的做人,理解其中的智慧奧妙,潛移默化中改變自身,由內而外達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
4 # 森集集
《解釋的衝突》
不想解釋了,真的相當衝突。
買了好幾年了,序言密密麻麻的筆記,但還是沒看完。
-
5 # 子禮1109
昨天書攤有套95年人文版《戰爭與和平2.3.4》想買,發現家中從六幾年版有好幾套!
不缺書,缺讀書時間。
-
6 # 東方白542
年輕時看過一些中外名著,都是在單點陣圖書館借來看的。在我個人的書櫃裡,沒有小說之類的書籍,全是年輕時供學習、豐富文化知識和修心養性的書,什麼中國古代文學史、近現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哲學、美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現在人老了,很少去翻閱,也算是束之高閣吧。現在網路很方便,要查詢閱讀中外名著,百度一下即可。所以書櫃裡的書收藏著沒用,下一代也用不著,也不會看,如同廢紙(有些學習用的書都當廢紙賣了幾次)。這麼做,是不是有點糟踏書籍呢?所以,剩下的書總是不捨丟了,賣也賣不了多少錢,索性就讓這些書與老夫“同生共死”罷了!
回覆列表
我根據我的興趣三年前買了《中國陶瓷史》、《明清瓷器鑑定》等一些專業書籍,到現在沒看完,斷斷續續的看,實在是讀不進去,不是因為看不懂,可能是因為我心裡的亂,靜不下心,讀書必須得心靜才能讀的進去,心裡必須心無雜念,現在社會娛樂專案太多,生活壓力也太大,身邊總有一些人和事幹擾你,想要讀進去一本書必須先把心態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