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永心大愛
-
2 # 農學谷
日本是一個多山國家,國土面積不大,80%的國土為山地和丘陵,耕地面積僅為國土面積的13%。雖然工業非常發達,山區農業仍以小規模家庭經營為主,是小農經濟,農戶人均農用地面積不到20畝,遠低於歐美髮達國家。
在工業革命後,日本農業的發展過程中,也曾經因為農藥、化肥的過量施用,造成土壤的板結、酸化、鹽漬化、水資源汙染等問題。意識到“化學農業”的弊端之後,加上意識到國土面積狹小,可耕地面積有限,地形並不利於農業耕作,最初日本的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從土地整治和改良開始。
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就開始推行大規模的土地整治和改良計劃,一直到21世紀第一個10年才基本完成。除了土地整治以外,也逐步將化學農業調整到基於土壤改良的有機農業,即在生產中不採用透過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新增劑等物質,而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維持農業生產過程的持續穩定。
比如,農戶透過選用抗性作物品種,利用秸稈還田、施用綠肥和動物糞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養分迴圈。注重研製與應用新型肥料和功能性肥料,在生產中重視利用再生資源。例如,將家畜糞便經堆放發酵後就地還田作為肥料使用,將汙水經處理後得到的再生水用於農業灌溉等。
再比如,發展多樣的水稻種植模式,稻作-畜產-水產三位一體,即在水田種植稻米、養鴨、養魚和繁殖固氮藍藻,形成稻作、畜產和水產的水田生態迴圈可持續發展模式。同時,採取物理和生物措施防治病蟲草害;採用合理的耕種措施保護環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產體系及周圍環境的生物多樣性。
在耕作方式上採取輪作休耕,保持生物多樣性平衡。
日本政府制定和頒佈一些列法規政策,從政策法規上保證日本農民種植高質量的農產品。政府對農產品售賣檢查過程有嚴格的審查機制,一旦發現一個地區中有農戶農藥殘留不達標,那麼該地區的農產品都會被打回原產地銷燬,這就是連帶責任。
隨著時代的進步,一批日本的新農人進去農業,也有意識地運用有機的方法種植農業,體驗農場杜絕使用農藥,而是根據土壤性質、種植品種,提供合適的有機肥料。全部進行無農藥有機栽培。Myfarm等農場的興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的努力也從實體上起到了帶動和示範作用,帶動了環境友好型農業的實現。
回覆列表
在八十年代日本就已經開始了自然農法,那時他們已認識到化肥農藥的危害。而我們卻剛踏上他們的老路,直到今天還未能清醒,我們的農產品之所以濺是質量一直下降。有機利用,有機種植是永生之道,我們值得學習。